当前位置:首页>资讯
《当代贵州》封面专题:生态密码
2023-08-18 17:17:05
来源:天眼新闻

当代视线 · 生态密码【小封】


(资料图片)

生态密码

盛夏时节,满目葱茏;多彩贵州,万物竞秀。

从黔东的武陵山区,到黔西北的乌蒙之巅,从黔中腹地到黔东南的月亮山区……处处生机盎然,山河青绿。

梵净山,林海茫茫、郁郁葱葱。山间,护林员顶着骄阳,穿梭树丛云海,用汗水和脚步守护苍翠树木;山脚,黔金丝猴栖居于此、繁衍壮大。

贵阳市南明河畔,绿柳拂堤、白鹤戏水,是市民休闲散步的好去处。这里,凝聚着一群巡河人的坚实力量,他们长年在南明河边奔走,用实际行动守护着一方河畅水清,赢得市民朋友连连称赞。

威宁草海,被誉为“中国黑颈鹤之乡”“鸟的天堂”。水天一色、碧波如镜的草海,一代又一代管护员倾注心血,巡护在一线,书写了一段段人鸟佳话。

…………

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多彩贵州,生态密码何在?是植根于心的生态文明理念,也是付之行动的绿色生产生活方式,更是贵州人民把“生态兴则文明兴,生态衰则文明衰”“环境就是民生,青山就是美丽,蓝天也是幸福”的真切话语刻进骨子里,把“只有平衡好人与自然的关系,才能行稳致远”的真谛融于实践中。

“判天地之美、析万物之理。”让我们走近一座山、一条河、一棵树、一群鸟……探寻潜藏其中的生态密码,共建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美好家园。

(执笔 / 徐涛) 

当代视线 · 生态密码【综述】

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贵州生态密码

贵州日报天眼新闻记者 / 徐涛

施秉白云岩喀斯特锥状峰丛(贵州省生态环境厅供图)

提要:优良生态环境是贵州最大的发展优势和竞争优势,天更蓝、山更绿、水更清,生态文明成色更足。守绿换金、添绿增金、点绿成金、借绿生金的种种实践在贵州大地得以兑现。

山如黛染、水似碧玉、万木争荣、鸟美鱼肥……盛夏时节穿行在黔贵大地,可以感受青染于山水间的绿色气息。绿色,既是大自然的恩赐,更是贵州久久为功、潜心守护的发展基底。

贵州牢记“必须像保护眼睛一样保护生态环境,像对待生命一样对待生态环境”的殷殷嘱托,从生产生活的各个方面深入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先行区建设。

贵州深学笃行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强力实施大生态战略行动,深入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在守好发展和生态两条底线上不断创造新业绩,坚持生态产业化,产业生态化,空气、水环境质量保持优良,世界自然遗产地数量全国第一,绿色经济占比达45%……草木葳蕤、绿意葱茏的贵州,正一路播撒生态文明的种子,续写“两山”转化的生动故事。

护山:一脉青山育生灵

山,造就了贵州奇美的自然风光。贵州,是山的王国,山地和丘陵占全省国土面积的92.5%,推窗见绿、开门见山、移步皆景,贵州成为名副其实的“山地公园省”。

梵净山,贵州东大门,被誉为“地球绿洲”“动植物基因库”“人类的宝贵遗产”,保护区内生长繁殖着大量古老孑遗、珍稀濒危和特有物种。

雷公山,山高林密、巍峨壮阔,被联合国社科专家称为“当今人类保存最完好的一块未受污染的生态文化净地,是人类返璞归真、回归大自然的理想王国之一”。

…………

贵州因山而名,向山而生,凭山而贵。护好一脉青山,贵州按下“快进键”。

护林接力——2020年,贵州出台《关于全面实行林长制的意见》,经过几年探索,贵州林长制实现由全面建立向初步见效转变,全省林区实现全覆盖、网格化的森林草原资源保护发展责任体系。截至目前,全省共有省市县乡村五级林长46913人、生态护林员18.28万名。

物种上新——贵州多方面加强生物多样性保护,如完善生物多样性保护格局、出台生物多样性保护法规制度、加强生物多样性保护监管能力等。目前,贵州已知生物物种达24547种,其中,野生动物11442种、高等植物10255种;各级各类自然保护地312个,面积约占全省国土面积的12.95%。

植树增绿——自2015年起,贵州在全省范围内开展植树造林活动。绵绵赓续9年,生态自觉掷地有声。新时代10年,贵州累计完成营造林5372万亩,退耕还林实施面积达1695万亩,石漠化治理累计治理1.31万平方公里。

低碳见绿——贵州加快新能源产业发展,大力推动煤炭绿色开采和清洁高效利用,加快构建清洁低碳、安全高效的现代能源体系。2022年,贵州引进新能源产业项目964个,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装机达2357万千瓦;9个中心城市、88个县(市、区、特区)环境空气质量平均优良天数比例为99.1%。

人不负青山,青山定不负人。长年累月,贵州人把“爱山、护山、养山”的共识刻进骨子里,在荒山上植绿,把一座座石山变成了青山;又靠着这一脉青山,端上生态碗,吃上生态饭,日子越过越幸福。

一山一水的养育之情、延续至今的村规民约、祖辈传承的生态智慧。在从江县岜沙村有一个关于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习俗——生命树的绿色传奇,小孩出生的时候父母会为他种下一棵树寓意着生命的开始,并同树生、共树长。

如今,生态优先、绿色发展成为全省上下的理念共识与发展逻辑,也是贵州人一直以来的绿色生活方式。

治水:一江清水送下游

夏日清晨,记者走进地处乌江源头水域的黔西市化屋村,满山苍翠,生态美景尽收眼底。

乌江,长江上游南岸最大的支流,覆盖全省8个市(州)、52个县(市、区)。过去,靠水吃饭、出船打鱼是乌江沿岸百姓的生存逻辑。流域内渔船泛滥、网箱遍布、34号泉眼附近总磷和氟化物超标,致使污水横流,乌江一度拉响生态警报,成为“牛奶河”。

如何让“污江”变身清流?贵州给出系统性答案:水岸同治。

2009年,贵州启动34号泉眼污染治理,推行磷石膏干法堆存,降低渗漏风险。创新提出磷化工行业“以渣定产”,倒逼磷化工企业加快磷石膏资源综合利用。治磷还要治渔。2017年,贵州在乌江流域全面启动网箱养殖取缔,帮助渔民转产上岸发展生态渔业、蔬菜、水果、畜牧养殖等产业……铁腕治理下,乌江再现水清岸绿,干流水质达到Ⅱ类标准,断面水质优良率达100%。

窥斑见豹。近年来,贵州坚决扛起生态环境保护政治责任,大力实施水污染防治攻坚行动,系统改善“两江”上游生态环境——

制定出台《贵州省“十四五”重点流域水生态环境保护规划》《贵州省深化赤水河流域生态保护专项行动方案》《贵州省乌江保护条例》等,统筹水资源、水环境、水生态,对全省水生态环境保护修复进行科学谋划和全面部署。

积极推动建立赤水河流域云贵川三省横向生态补偿机制,完善赤水河流域跨省突发水污染事件联防联控机制;着力推进乌江清水江总磷、赤水河白酒行业、松桃河锰污染专项整治。

全面推行河长制,为全省4697条河流设置22755名河湖长,在全国率先建立起从省到村的五级河长制,首创从省到乡四级“双总河长”,独创省级领导人人当河长。

…………

打好碧水保卫战,全省水环境质量持续稳定趋好。2022年,全省地表水水质总体为优,114条主要河流222个监测断面水质优良断面比例为98.2%,9个中心城市26个集中式生活饮用水水源地水质达标率保持100%,连续3年在全国污染防治攻坚战成效考核中获优秀等次。

兴绿:一座绿色银行的红利

如果用一种颜色来形容贵州,无疑是绿色;如果要给贵州生态定性,那一定是人与自然双向奔赴。

在贵州,绿水青山是碳库、水库、粮库、钱库,是宝贵的自然资源、取之不竭的“绿色银行”。在这座绿色富矿内,碳汇交易、林下经济、森林康养、休闲旅游等新业态蓬勃发展。

地处乌蒙山深处的毕节地区,苍翠林木迎风舒展,翩翩飞鸟逐野林间,一别曾经土地破碎、植被稀少的石漠化窘境。2022年2月,贵州首张林业碳票在黔西市发行,9月,首单林业碳票完成交易,实现一纸碳票变钞票。

在“中国竹都”赤水市,万亩竹林汇成海,山风拂来,如万顷碧波、浪潮滚滚。2022年10月,贵州第一张竹林碳票——赤水丹青碳票在赤水市发行,实现10万亩毛竹林碳汇价值的顺利转化,印证了青山就是金山的智慧共识。

截至2023年5月,贵州通过探索“林业碳票+”模式,已成功开发林业碳票13张,完成林业碳汇银行授信5.1亿元,实现交易金额773.2万元。

良好生态,不仅是贵州人民的“幸福不动产”,更是贵州人民的“绿色提款机”。

兴义市周壁国有林场灵芝种植风生水起,3700余亩林地面积下,一朵朵灵动娇俏、形态各异的灵芝长势喜人;江口县太平镇用活用足森林林木林地资源,组织林区周边农户发展林下养蜂,带动农户增收致富……一个个林下经济项目,正源源不断给百姓输送生态红利。2022年,全省林下经济经营和利用林地面积、全产业链产值均排名全国第六,带动324.9万农村人口增收。

荔波漳江风景名胜区,风光旖旎,当地百姓探索出一条生态旅游发展之路,百姓腰包越来越鼓;黄果树风景名胜区,青山叠翠、流水欢腾,优良生态环境潜质被不断挖掘,旅游产业化步履愈发坚定……一个个生态旅游地标,正牢牢吸引八方游客眼球。今年“五一”小长假前3天,贵州接待游客量达2000多万人次,较2022年假日同期增长40%以上。

…………

绿水青山下的新业态,折射出多彩贵州的生态之变。

今日贵州,优良生态环境是最大的发展优势和竞争优势,天更蓝、山更绿、水更清,生态文明成色更足。守绿换金、添绿增金、点绿成金、借绿生金的种种实践在贵州大地得以兑现,正如习近平总书记“两山”理念蕴含的丰厚生态智慧:绿水青山既是自然财富,又是经济财富;守着绿水青山一定能收获金山银山。

当代视线 · 生态密码【案例】

一场论坛的前世今生

贵州日报天眼新闻记者 / 尚宇杰

贵阳国际生态会议中心(贵州图片库供图)

提要:作为我国唯一以生态文明为主题的国家级国际性论坛,生态文明贵阳国际论坛自2009年创办以来已成功举办了十一届。习近平总书记非常关心论坛的举办,2013年、2018年两次向论坛年会致贺信,2015年、2021年视察贵州时两次对办好论坛作出重要指示,指出生态文明贵阳国际论坛是以生态文明为主题的国家级国际性论坛,要创新方式,继续办好。

美丽中国盛世美景,华夏子孙共同期待。

经国务院批准,以“共谋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现代化——推进绿色低碳发展”为主题的2023年生态文明贵阳国际论坛于7月8日至9日在贵阳举办,国内外专家学者和政商代表齐聚贵阳,问道生态文明。

作为我国唯一以生态文明为主题的国家级国际性论坛,生态文明贵阳国际论坛自2009年创办以来已成功举办了十一届。习近平总书记非常关心论坛的举办,2013年、2018年两次向论坛年会致贺信,2015年、2021年视察贵州时两次对办好论坛作出重要指示,指出生态文明贵阳国际论坛是以生态文明为主题的国家级国际性论坛,要创新方式,继续办好。

连续成功举办十一届,生态文明贵阳国际论坛立足贵州、放眼全国、面向世界,持续发出生态文明建设中国好声音,成为传播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推动生态文明建设国际交流合作、共谋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现代化的重要平台,成为世界了解中国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窗口、展示贵州生态文明建设的亮丽名片。

诞生:处一隅而观全局

2009年,生态文明贵阳会议在贵阳亮相,并发布《2009贵阳共识》。2013年1月,经党中央、国务院同意,外交部批准,生态文明贵阳会议升格为生态文明贵阳国际论坛。

2013年和2018年生态文明贵阳国际论坛上,习近平总书记贺信的思想光耀世界,铿锵话语久久回响:

走向生态文明新时代,建设美丽中国,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的重要内容……

中国高度重视生态环境保护,秉持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倡导人与自然和谐共生,坚持走绿色发展和可持续发展之路……

早在2009年以前,贵阳市就在谋划申报全国生态文明示范城市。2009年,生态文明贵阳会议正式亮相,并发布《2009贵阳共识》。

2012年,党的十八大正式把生态文明建设纳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五位一体”总体布局,为生态文明贵阳会议的升级指明了方向。

14年光阴荏苒,贵州深学笃行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持续展示新时代生态文明建设贵州成果,持续发出共谋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现代化的中国声音。

2023年生态文明贵阳国际论坛,从组织机制、会务保障机制、论坛评估机制等方面不断进行创新完善,在论坛研讨及发布、展览展示、绿色招商、成果转化等方面进行积极探索,旨在提升论坛创新、开放、合作功能,争取形成一批生态文明理论研究成果,落地一批绿色产业示范项目,创建一批生态文明建设实践创新基地。

积土成山,非斯须之作。偏居一隅的贵州持续努力,创新办好生态文明贵阳国际论坛,向世界亮出美丽中国建设的多彩贵州名片。

保护:解一卷而众篇明

青山为证、绿水作凭。满目苍翠的贵州大地,不断续写着人不负青山、青山定不负人的生动故事。

2013年,生态文明贵阳国际论坛取得了丰硕成果,讨论通过了《2013贵阳共识》,提出要采取最严格的措施修复自然生态和治理环境,为生态文明建设提供可靠的制度保障。

纵然天生丽质,也需后天养护。贵州集中力量攻克老百姓身边的突出生态环境问题,用最严格制度、最严密法治保护生态环境,建立健全生态环境保护体系。

2017年,贵州全面推行河长制。如今,贵州共设置22755名河湖长,在全国率先建立起从省到村的五级河长制,首创四级“双总河长”、独创“四大班子人人当河长”。

2020年,贵州印发《关于全面实行林长制的意见》,并于2021年6月18日全面启动林长制。今天,全省共计18.28万名生态护林员跋山涉水巡山护林,守护着丰富的森林资源。

2022年,“多彩贵州拒绝污染”见行见效。在全国污染防治攻坚战考核中连续达到优秀等次,持续发出拒绝污染的最强音。

点滴努力只为绿意盎然。2022年,全省9个中心城市环境空气质量平均优良天数比例为99.1%;88个县(市、区、特区)环境空气质量平均优良天数比例为99.1%;地表水水质总体为优,主要河流监测断面水质优良断面比例为98.2%。截至目前,已知生物物种24547种,全省各级各类自然保护地312个,面积约占全省面积的12.95%。

解一卷而众篇明。越织越密的生态文明制度体系,既夯实了保护绿水青山、保障生态安全的基础,也让用制度文明为生态文明保驾护航逐渐成为贵州人民的共识。

发展:持一念而推百业

2009年,第一次生态文明贵阳会议在中国首次提出绿色经济的概念,倡导经济发展方式转型。2014年,生态文明贵阳国际论坛着眼于绿色发展的制度框架与路径选择,以改革驱动引领全球走向生态文明新时代。

2021年生态文明贵阳国际论坛,聚焦国际生态文明建设领域前沿话题,并向全球发布了《2021贵阳共识》。78个国家和地区500余名代表畅所欲言、集思广益、群策群力,共同关注生态文明建设领域全球性、行业性的话题,一起分享低碳转型、绿色发展的经验智慧和实践案例。在绿色产业项目签约仪式上,现场签约项目10个,签约总金额达548.1亿元。

不仅要保护,还要发展。今天的贵州,绿色发展的底色愈发鲜亮。

——江口创建“梵净生态账户”308户,利用账户积分评级授信5557万元,利用账户积分应用发放贷款1370万元,让更多中小微企业和农户端上生态碗、吃上生态饭;

——桐梓建设完成竹笋交易中心,打造罐装水煮笋、速冻保鲜笋、无硫笋烘干、冷链系统4条全自动生产线,每年可加工鲜笋1.2万吨,不断拓宽“两山”转化通道;

——贵州中伟资源循环产业发展有限公司建成1条年处理3万吨废旧锂电池破碎线,从中提取出的镍钴锰锂产品作为上游原料,全部运往公司的三元前驱体厂区实现原料循环;

…………

2009年初试啼声,2023年再续传奇。贵州一路播撒生态文明的种子,牢牢守好发展和生态两条底线,久久为功打造生态文明建设先行区,让群众因绿色而健康富裕,让产业因绿色而兴旺繁荣,让城乡因绿色而和谐美丽。

在生态文明贵阳国际论坛的推动下,贵州与世界共谋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现代化的传奇,期待更多精彩。 

当代视线 · 生态密码【共识】

一份全球形成的共识

贵州日报天眼新闻记者 / 尚宇杰 程洁

提要:7月9日下午,以“共谋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现代化——推进绿色低碳发展”为主题的2023年生态文明贵阳国际论坛圆满闭幕。闭幕式上,进行了嘉宾致辞、高端对话等,并发布了《2023贵阳共识》。

7月9日下午,以“共谋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现代化——推进绿色低碳发展”为主题的2023年生态文明贵阳国际论坛圆满闭幕。闭幕式上,进行了嘉宾致辞、高端对话等,并发布了《2023贵阳共识》。经过充分讨论和深入交流,论坛达成4个方面14项共识:

坚持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筑牢新时代生态文明建设的思想之基。一是“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是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最具代表性、最具原创性的重大理论成果之一,是新时代新征程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核心理念,深刻揭示了发展与保护的辩证统一关系,为从根本上科学认知生态文明、践行生态文明提供了价值遵循和实践范式。二是“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深化了人与自然、生产和生态的辩证统一关系,内核在于正确处理经济发展与生态环境保护间的关系,是统筹高质量发展与高水平保护的根本路径。三是“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是推动高质量发展、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重要原则,为新时代生态文明建设和可持续发展奠定了思想基石。

坚持人与自然和谐共生,夯实共建清洁美丽世界的理论之道。一是大自然是人类赖以生存发展的基本条件,必须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必须站在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高度谋划发展。二是坚持山水林田湖草沙一体化保护和系统治理,保育生物多样性,提升生态系统多样性、稳定性、持续性,推动构建人与自然生命共同体。三是坚持精准治污、科学治污、依法治污,加强污染物协同控制,统筹水资源、水环境、水生态治理,建设安澜、健康、智慧的美丽幸福河湖,深入推进环境污染防治。四是坚持系统观念、加快绿色转型、建立生态循环思维,全面推动建设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现代化,共建清洁美丽新世界。

坚持创新驱动科技引领,谋划促进全面绿色转型的发展之策。一是创新“财政+金融”等多元支撑模式,完善综合性生态补偿机制,强化绿色产业投资,加强绿色金融产品和服务体系建设,推动碳金融市场发展,优化碳排放权交易市场建设。二是聚焦绿色技术创新前沿,强化创新人才队伍建设,推动生态文明领域原创性、引领性科技攻关,加快绿色低碳技术推广,推进绿色低碳技术成果转化应用,完善石漠化、水土流失综合治理技术体系,强化创新科技力量对绿色发展的支撑作用。三是聚焦新型储能、新能源、新材料等绿色技术产业,完善全面绿色转型政策体系保障,激发绿色发展内生动力,加快传统产业生态化绿色转型,推动产业结构优化升级,促进生态产业化、产业生态化。

坚持推进绿色低碳发展,走好推动全球可持续发展的行动之路。一是推动世界生态文明互鉴,拓展绿色低碳宣传教育深度、广度和力度,大力倡导绿色生产、绿色生活等绿色经济模式,提升全民绿色低碳发展意识。二是不断探索推动碳达峰碳中和的路径和模式,积极稳妥推进碳达峰碳中和,科学利用气候资源,加快形成科学合理的减污降碳激励约束机制,推动资源科学配置和节约高效利用,促进经济社会发展全面转型。三是以全球视野和包容互鉴、互助共赢的精神,加强与各方合作,以更加积极姿态参与全球气候谈判议程和国际规则制定,完善绿色低碳标准、认证、标识体系,持续加强绿色低碳领域国际交流合作。四是加强生态安全国际交流合作,科学谋划、整体推动生态文明立法领域协同、区域协同,筑牢法律规范体系与实施体系,为高质量的可持续发展提供严格严密、权威高效的法治保障。

当代视线 · 生态密码【观点 】

一场生态理念的思想碰撞

提要:2023年生态文明贵阳国际论坛共设置17个主题论坛,碰撞思想火花、激荡智慧力量,凝聚更广泛共识、深化更深领域合作。论坛围绕绿色发展举办绿色创新产品展,全方位展示国内外及贵州绿色经济发展成果,促进业内交流合作,实现论坛社会效益、经济效益、生态效益多赢,所呈现的生态文明建设的贵州方案、贵州路径、贵州智慧正被世界倾听。

自2009年举办以来,生态文明贵阳国际论坛致力于推动生态文明与可持续发展的理念传播与实践探索,已经成为展示美丽中国建设成果的重要窗口、深化全球生态文明交流合作的重要平台。

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在贵州的实践——政党圆桌对话会现场(贵州日报天眼新闻记者 / 旷光彪 摄)

草海国家级自然保护区(陈曦 摄)

原国家外经贸部副部长、博鳌亚洲论坛原秘书长龙永图:

积极推进全球气候治理区域合作

全球气候治理是全球关注的热点问题。为了适应全球气候治理新的形势,世界贸易组织应该制定新的国际贸易政策和国际贸易规则。

全球气候治理中,各个国家在发展的方向、途径和快慢上不一样,从而形成了一些贸易争端。因此,要有效利用世界贸易组织的贸易争端解决机制,来解决在全球气候治理之下所出现的国与国之间的贸易冲突。

在全球气候治理背景下,市场的消费者和生产者都在发生重大的变化,国际贸易也在发生非常深刻的变化,我们要关注少数发达国家利用碳达峰、碳中和所形成的优势,利用气候治理和气候变化实行的国际贸易保护措施。我希望这次智库论坛能够很好地研究在气候变暖方面,和世界其他国家有哪些共同领域可以开展合作,以积极推进全球气候治理区域合作。这不仅有利于全球气候治理的积极推进,也可以推动中国和其他国家的经济贸易。

中国科学院院士、发展中国家科学院院士、北京大学碳中和研究院院长朴世龙:

科学构建陆地生态系统碳汇可持续管理系统

陆地和海洋碳汇到底起多大的作用?2012年至2021年的全球碳收支情况显示,工业活动排放二氧化碳达351亿吨。

如人类排了100%,大气里面累加的浓度只有48%,剩下部分被陆地和海洋所吸收。陆地贡献是29%,海洋贡献是29%。如果我们没有陆地和海洋的碳汇,二氧化碳的浓度会是现在的二倍左右,可见陆地生态系统碳汇功能的重要性。

中国是人工林面积最大的国家,占全球人工林的25%左右。我国森林覆盖率已由20世纪80年代初的12%提高到目前的23.04%。根据遥感数据显示,我国是植被绿度增加最大的国家。贵州的植被生产力很好,过去几十年,变绿的区域占全省面积的99%,显著变绿的区域占97%。其中,中幼龄林占比较大,中幼龄林处于高生长阶段,短期内具有较高的固碳速率。但长期来看,随着整体林龄的增加,成熟林和老龄林比例上升,碳汇能力也将逐步降低。

什么时候造林,在哪里植树造林,都需要进行综合规划。因此,要科学构建中国陆地生态系统碳汇可持续管理系统,“多数据、多过程、多尺度、多方法”相融合,构建“天-空-地”一体化的中国陆地生态系统碳收支计量体系,为碳中和目标实现提供科学依据。

贵州磷化(集团)有限责任公司董事长何光亮:

破解磷石膏综合利用这一世界性难题

贵州磷化集团开采的规模和加工的规模,在全球占第三位,在亚洲是最大的。贵州磷化集团每年要开采1500万吨磷矿石,过去几年都保持这个水平。

这样的开采量,首先需解决好堆存的问题。最好的办法,是找到一个用途——资源化、价值化、产业化,贵州磷化集团在这个领域相对走在前面。

我们主要聚焦建材领域。石膏是高等级的防火材料,防火性能好说明保温节能。因此,往建材领域发展,不仅能解决行业世界性难题,同时对绿色低碳发展有重要意义。

目前,贵州磷化集团已形成磷石膏新型建材、高温无水石膏、磷石膏制酸循环利用三大产业化利用路径,磷石膏墙体已经更新到第三代产品,推广应用近30万平方米,替代传统建材相当于减少碳排放65万吨。

此外,我们投资14亿元开展的磷石膏分解制硫酸联产水泥装置大型化关键技术研究及示范项目建设,每年可消纳140万吨磷石膏、制取65万吨硫酸,并联产60万吨水泥熟料,每年减少二氧化硫排放在84.5万吨到214.5万吨之间,减少二氧化碳排放60万吨。

“推进碳达峰碳中和,助力绿色低碳高质量发展”主题论坛现场(贵州日报天眼新闻记者 / 张丽 摄)

贵州大力发展清洁能源(叶方杰 摄)

中国科学院院士刘丛强:

把社会系统放到自然系统里去研究

人类对喀斯特自然生态系统中水、土壤、生态系统演替和退化,生态过程、生态功能的关系,以及导致西南喀斯特生态系统脆弱性的问题,已经有了科学的理解。但对整个生态系统现有发展规律,特别是把社会系统放到自然系统里去研究两者相互作用关系的问题,亟待理解和解决。

城乡一体化、乡村振兴既是我们国家高度关注的问题,也是实现喀斯特地区、脆弱生态地区可持续发展的关键性问题。喀斯特地区与生态系统的脆弱化交织在一起,需要创新科学理论与管理实践,系统提升科技创新能力、社会治理能力、喀斯特人口素质,更系统地用科学哲学观来考虑,推动科学、政策、技术的应用,真正实现科学的社会价值。

真正把社会系统放到自然系统里面,构成一个完整的喀斯特系统来开展有关的科学问题研究,这样才有助于社会和生态的可持续发展。

中国科学院院士、南方科技大学校长薛其坤:

科技创新赋能生态文明发展

贵州践行“两山”理念,紧抓长江经济带发展战略等重大机遇,必将推动贵州成为引领生态文明建设的先行者。作为2023年生态文明贵阳国际论坛的主题论坛之一,本论坛邀请国内外生态保护与绿色发展领域的专家学者、企业代表,围绕喀斯特生态环境与自然利用、“双碳”、地下水、污染防治、绿色智能等方面,共同探讨科技引领绿色发展的创新路径,对推进生态文明现代化建设具有很重要的意义。

生态文明建设离不开科技创新。2022年南方科技大学与贵州省人民政府签订了《共同建设贵州绿色产业技术研究院》,实现人才链、创新链、产业链的进一步融合,让科技创新赋能贵州生态文明发展。

中国环境保护产业协会会长郭承站:

贵州是生态文明建设优等生

贵州将生态优先、绿色发展贯穿经济社会发展的各个领域,绿色发展与生态质量相得益彰,成为生态文明建设的示范区、先行区、典型的优等生,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的排头兵。

科技创新在推动生态环保产业发展方面的成效明显,贵州省在生态环境领域科技创新也走在全国的第一方阵。中国环境保护产业协会希望与贵州搭建政产学研服务专用一体化的平台,实现经济发展与生态环境保护协同迈进,持续发挥桥梁纽带作用,与各地党委政府、高校院所、企业一道,全面推动科技创新和生态环保产业的高质量发展。

哥伦比亚纳里尼奥省省长罗哈斯:

携手共同应对挑战

我们现在的世界面临着包括自然环境、社会经济各方面的挑战,因此需要一个共同的、有协调性的行动来应对气候变化、生物多样性的破坏等挑战。因此,我们必须要有一项可持续发展的议程,这一项议程必须是包容性公平性的,充分尊重我们的自然环境。

绿色“一带一路”建设不仅仅是要寻找一个物理上的连接,更重要是精神方面,包括知识、文化、经验等方面内容的连接,共同应对全球挑战。我们非常支持全球发展倡议,愿意承诺推动合作项目的落地,包括生物旅游资源、有机农业、生物多样性保护等,和大家一起共同努力,为建设一个更加绿色、更加公平、更加人性化的未来持续努力。

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驻华高级顾问、北京办公室主任海博:

更宽领域开展合作

我们必须要积极合作,才能面对气候变化带来的挑战。我们需要进一步把气候相关的政策更好地融入发展的政策中,让更多的国家得到技术上及经济方面的支持。

中国是世界第二大经济体,中国的发展将会给其他国家开辟一条新的路径。向高质量发展转型,中国可以把自己的经验与其他国家进行交流,这会给其他国家带来很大的启发。

我们也希望所采取的各种政策对话,可以使我们在未来有更加有效的政策实现相关目标,借助生态文明贵阳国际论坛的平台,我们也会有更宽领域的合作。

湄潭县永兴镇万亩茶海(曹经建 摄)

“法治保障生态文明先行区建设”论坛参会人员为嘉宾精彩发言鼓掌(贵州日报天眼新闻记者 / 贾智 摄)

当代世界研究中心副主任王立勇:

采取有力行动推动绿色低碳转型

当前,中国已经把绿色低碳作为开展国际合作和全球治理的重要理念原则,绿色低碳已经贯穿中国经济社会发展的全过程,也成为新时代中国对外政策的鲜明标识。

推动实现绿色低碳转型日益迫切,国际社会亟需积极采取有力的行动。同时,推动实现绿色低碳转型,意味着巨大的发展机遇,太阳能、风能、电动汽车等清洁能源技术将迅速发展。可再生能源的迅猛发展不仅是全球面对气候变化的希望所在,也将是各国实现新的跨越发展的动力所在。

贵州省水利厅厅长周登涛:

推动新时代水土保持高质量发展

近年来,贵州各级党委、政府深刻践行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聚焦围绕“四新”主攻“四化”主战略和“四区一高地”主定位,坚持走好生态优先、绿色发展之路,科学推进水土流失综合治理,持续加强人为水土流失监管,全省水土保持状况持续好转,水土流失面积较峰值时期减少了3.1万平方公里,水土保持率提升到74.03%。

贵州省水利厅坚持把顶层设计与基层实践结合起来,强化责任压实,科学推进水土流失综合治理;坚持把机制创新与贵州实际结合起来,统筹生态效益、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全面引导社会资本参与提升治理成效;坚持将权力下放与加强监管结合起来,深入贯彻落实水土保持相关法律法规,强化生产建设项目监督管理,有效防治人为水土流失;坚持科技创新与技术服务相结合,强化水土保持基础支撑建设,为科学推进水土流失综合治理奠定基础。

贵州省水利厅将坚持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坚持“四定四水”原则,统筹生产生活生态三大布局,齐抓预防保护治理,大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共同筑牢生态安全屏障,为子孙后代留下天蓝、地绿、水清的生产生活环境。

中国科学院院士崔鹏:

防灾减灾永远在路上

防灾减灾永远在路上,特别是气候变化下,山洪减灾风险是在明显增大的,这给人居安全和多灾山区的振兴提出了新的挑战,所以山洪灾害防治仍然是山区高质量发展非常重要的组成部分和非常重要的技术保障。

贵州是一个多山地区,滑坡、泥石流、山洪等灾害频发、多发,对人类生产生活甚至生命安全都造成严重影响。

因此,要把地灾防治做得更好,首先要发展新的方法或技术,把潜在滑坡诊断得更清楚,把潜在的灾害源确定得更准确。其次是健全灾害风险管理体系,进行防灾减灾的教育和培训,让群众能够认识到灾害的风险,同时也具备临灾时处置灾害或者保护自己生命的技能。

如何应对极端天气对我国的影响?要进一步研究极端天气和对灾害引发的几率,进一步做好预防极端天气导致灾害的技术应对。

此外,每个人都应该为减碳、气候变化进程的调控作出贡献,通过一系列的政策和社会治理,使气候变暖进程得到有效控制,也能从根本上控制极端天气事件出现的频率。

浪潮智慧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长杨小林:

用科技助力贵州水土保持

近年来,遥感技术得到非常快速的发展,通过遥感技术利用卫星搭载传感远距离对地面观测,把遥感技术应用到水土保持方面具有十分突出的优势。其一是可以直观呈现持续动态的分析;其二是覆盖面积很大;其三是配合人工智能提取图像的技术可以极大减少人力物力,提高工作效率。

遥感技术在水土保持区域有很多不同的应用场景,可以在智能提取水土流失因子方面通过遥感技术,识别样区范围内的土壤、生物措施、坡度等影响因子去助力水土保持规划的工作;可以识别评估水土流失造成的泥石流滑坡等自然灾害,实现预警发布,保护人民群众的安全;可以解译水土保持治理措施类型、水分、位置及治理效果,完成水土流失治理动态检测,进而保证水土保持措施落实的合理性、合法性、准确性和科学性。

放眼望去贵州都是绿水青山,自然风光神奇秀美,山水景色千姿百态,贵州的山美、水美离不开在水土保持上的探索和创新。浪潮智慧科技也希望通过多年积累的数字技术的经验,能够在未来助力贵州推动“两山”一体化保护和系统的治理,加快数字化绿色协同转型,共建人水和谐的美丽贵州。

“乡村振兴与生态文明”主题论坛现场(贵州日报天眼新闻记者 / 龙永 摄)

游客在小七孔景区游玩(肖伟 摄 贵州图片库供图)

国家气候中心主任巢清尘:

时刻谨防温室效应带来危害

从工业革命到现在不到200年的时间,气候已经发生了1.14摄氏度的变化。然而,这1摄氏度左右的升温,带来的影响是非常剧烈的。

首先,由于温室效应,目前全球大气中甲烷、一氧化碳等温室气体浓度已达到80年来最高浓度,二氧化碳浓度甚至达到了200年来最高值。

其次,是由于气温上升带来的冰川融化。例如:去年9月北极海冰已进入2000年来最快消融时期,这也导致目前全球海平面变化处于3000年来变化最快的时期。

再者,温室效应的升温导致了赤道附近很多物种接近消亡,热带物种不得不往极地或者高海拔区域迁移,这对自然生态系统造成了剧烈影响。

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研究员于贵瑞:

人为制造的碳排放通过三个途径达到平衡

在“双碳”大背景下,全国乃至全球的气候学家、经济学家和工业领域专家们合力探索把人类排放的二氧化碳进行中和,在行业领域上开展碳排放和吸收达到平衡。将人为制造的碳排放进行平衡主要通过以下三个途径:

一是自然生态固碳。即将自然固碳、人类固碳保护措施与地球工程固碳相结合,达成人为固碳的第一步。

二是催生新型脱碳的新型经济。我们要对目前高污染高能耗的经济发展模式进行反思,找出一条解决未来资源、环境和经济并不冲突的发展道路。

三是加大自然生态系统建设。这是牵引生态文明建设,实现生态环境治理和生态修复目标的一种新的主引擎。

完成以上三点,在中国实现碳达峰碳中和是一种必然的选择,也是一种长久牵引中国经济发展的战略选择。

中国工程院院士、清华大学碳中和研究院院长贺克斌:

贵州PM2.5浓度降幅全国领先

整个贵州平均PM2.5浓度已经降到每立方米20毫克,而全国的平均水平约为每立方米29毫克,由此可见,贵州PM2.5浓度降幅已处于全国领先队列。

目前全球大趋势下,化石能源比例将会大比例压缩,新能源比例会大幅增加,例如:化石能源与新能源、非化石能源比例约为2比8。在此背景下,贵州坚持“双碳”路线不动摇,在2030年至2060年期间,贵州大气污染物会减少67%,PM2.5排放量还可减少89%。

预计照此发展下去,到2060年贵州平均PM2.5值将会接近临界值5。届时,93%的贵州人都会生活在完全满足WHO最新的空气质量标准最低指导值5以下,美丽中国带动健康中国的潜力和贡献会相当可观。

贵州省生态环境厅党委书记、厅长杨三可:

积极推进生态资源转化为生态资产

通过护美绿水青山、激活绿水青山,贵州省生态环境厅积极推进生态资源转化为生态资产,取得显著成效。

一是服务高质量发展措施有力。制定助推高质量发展十条措施,在全国率先实施环境影响评价、排污许可、入河排污口设置“三合一”审批制度改革。全面实施“三线一单”生态环境分区管控,对1332个生态环境管控单元实行精准管理,严控“两高”项目盲目发展。全面推行清单管理、事前介入、全程跟踪等6条环评服务措施,服务推动产业发展和项目建设。

二是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机制不断完善。深化生态环境损害赔偿制度改革,探索建立司法确认制度、磋商制度、概括性授权制度、修复制度等多项制度,率先成立生态环境保护人民调解委员会。推动实施云贵川赤水河流域横向生态保护补偿,在全省8大水系干流实施省内流域横向生态保护补偿。

三是生态示范创建成果丰硕。大力推进生态示范创建,制定实施省级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县和“两山”基地管理规程,目前全省共有16个地方分别获得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区和全国“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实践创新基地命名,19个地方分别获得贵州省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区和贵州省“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实践创新基地命名。

(注 / 观点摘编排序不分先后)

当代视线·生态密码 [ 案例 ]

一个保护体系的决战决胜

贵州日报天眼新闻记者 / 王瑶

巡河志愿者乘船行驶在乌江上(贵州日报天眼新闻记者 / 尚宇杰 摄)

提要:坚决向污染宣战,我省动员各方力量,突出精准、科学、依法、系统治污,集中力量攻克老百姓身边的突出生态环境问题,用最严格制度、最严密法治保护生态环境,建立健全生态环境保护体系。

黔贵大地,青山环抱,绿水逶迤。

2022年初,国发〔2022〕2号文件出台,赋予贵州“生态文明建设先行区”的战略定位,明确了贵州生态文明建设的“任务书”和“施工图”。我省抢抓机遇,牢牢守好发展和生态两条底线,维护好优良生态环境这个最大的发展优势和竞争优势,奋力在生态文明建设上出新绩。

2022年,空气、水环境质量保持优良,绿色经济占比达45%……

一个蓬勃发展、绿意葱茏、生态优美、经济崛起的贵州,正自信地向世界展示美丽多彩的面貌。

未来,贵州将继续奋力在生态文明建设上出新绩,把绿色发展理念贯穿高质量发展方方面面,全力以赴推动生态文明建设再上新台阶。

铁腕治污 绿色存量变发展增量

喀斯特地貌占全省总面积62%的贵州,奇绝壮美与破碎脆弱伴生,生态环境一旦遭到破坏将难以修复。

2022年,贵州在全国率先开展环境风险防控攻坚战,敏锐感知各类风险苗头动向,下好先手棋、打好主动仗,努力在源头遏制环境风险发生。

谁污染谁治理,谁污染谁付费,谁污染谁受惩,治污当用“洪荒”之力。

坚决向污染宣战,贵州省动员各方力量,突出精准、科学、依法、系统治污,集中力量攻克老百姓身边的突出生态环境问题,用最严格制度、最严密法治保护生态环境,建立健全生态环境保护体系。

2021年5月以来,省生态环境厅、省高级人民法院、省人民检察院、省公安厅在全省部署开展了打击环境违法犯罪“利剑2021-2025”专项行动。

各部门联动合作,对生态环境领域的违法犯罪坚持露头就打,以更加严格的监管手段,更加有力的打击措施,更加有效的执法监督,依法严肃查处一批典型环境违法犯罪案件,集中侦办一批大要案件,严惩一批犯罪分子,曝光一批违法行为,进一步建立完善打击生态环境违法犯罪的长效机制,有效遏制我省生态环境领域严重违法犯罪的发生。

同时,省生态环境厅围绕化工、工业废水、危险废物、重金属、尾矿库等重点行业、领域开展生态环境安全“打非治违”,严厉打击生态环境领域安全非法违法行为。2022年,查处证照不全或过期企业197家、查处其它违法行为1518家(次)、立案调查1227起、罚款8270.5万元、拘留126人。

污染防治攻坚纵深推进,优良生态环境优势持续巩固提升,“多彩贵州拒绝污染”见行见效——在全国污染防治攻坚战考核中连续3年达到优秀等次,持续发出拒绝污染的最强音。

良好生态环境是普惠的民生福祉,也是绿色经济发展的环境基础和要素支撑。贵州不断厚植生态底蕴,让绿色存量变发展增量,5年来,全省绿色经济占比提高6.3个百分点,绿水青山向金山银山转化的通道不断拓宽。

精准发力 制度优势变守护效能

赤水河畔,沿岸白酒企业林立,浓郁悠长的酒香随着夏日的河风飘散。

赤水河因独特自然地理环境、气温气候条件、水文地质特点造就了两岸优质酱香型白酒的酿造环境。

今年3月1日,《贵州省赤水河流域酱香型白酒生产环境保护条例》正式施行,首次从法规层面明确“生产环境保护”概念,为赤水河流域酱香型白酒高质量发展和生态环境高水平保护提供有力支撑。

“《贵州省赤水河流域酱香型白酒生产环境保护条例》成为酱香酒生产环境的保护法、酱香酒产业发展的促进法、酱香酒产业准入与退出的责任法,为赤水河流域酱香白酒行业高质量发展奠定了法律基础。”省生态环境厅相关负责人表示。

贵州坚持重拳出击,一批具有贵州特色的制度成果逐渐形成,生态环境保护的“铁门槛”越筑越牢,生态环境保护的“四梁八柱”越搭越稳。

今年以来,《贵州省深入打好大气污染防治攻坚战实施方案》《贵州省“十四五”新污染物治理工作方案》《贵州省核与辐射污染防治“十四五”规划》《贵州省危险废物全过程可追溯信息化管理工作实施方案》《贵州省入河排污口排查整治行动方案》相继印发,更加突出差异管控、精准发力,切实解决人民群众身边关心的突出环境问题,全速推进全省生态环境质量的巩固和改善。

近日,遵义市播州区法院、遵义市红花岗区林业局共同设立的全省首个“野生动物司法保护救助中心”,在遵义市野生动物救助站(遵义动物园)挂牌成立。这是贵州贯彻绿色发展理念和保护优先原则,健全生态修复机制,探索“预防性”“恢复性”司法理念的又一创新举措。

独特的地理位置,复杂的山水林田湖草,成就了贵州丰富的生物多样性,全省目前已知生物物种24547种,生物多样性丰富度位居全国前列。

在生物多样性保护和利用方面,贵州不断探索和总结经验,力争形成独具特色的“贵州样本”。

近年来,贵州省研究制定加强生物多样性保护的实施意见及生态保护红线生态环境监督办法,开展生态保护红线监督试点工作。同时,大力开展生态保护修复工程成效评估试点,推进南、北盘江流域生态状况评估,着力提升生态系统多样性、稳定性、持续性。丰富多样的生物宝库和多姿多彩的生态系统,正共同助力贵州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美好愿景。

科技赋能 传统治理变智慧监管

“我们每年都会开展一次全省自然保护地人类活动状况卫星遥感影像解译,无论是草地变成耕地,还是自然生态遭到破坏,遥感监测都能明察秋毫,精准锁定证据。”在贵州省环境工程评估中心下属部门卫星(无人机)生态环境遥感应用中心,工作人员一边轻点鼠标,一边向记者讲解。

从天空到地面,从山川到河湖,科技力量织就了贵州生态环境监督管理的“天罗地网”,自然保护地人类活动遥感监测、生态状况遥感调查评估、饮用水水源保护区遥感监测评估……卫星及无人机遥感技术已深深融入我省生态环境监测监管中,为全省生态环境治理“瞭望放哨”。

智能化助力减污降碳,数字化引领绿色发展。在第五届数字中国建设峰会上,贵州“省级移动源综合监测监管平台项目”入选全国优秀应用案例,并在以“智能化助力减污降碳,数字化引领绿色发展”为主题的数字环保分论坛上,供全国各地参会代表参观体验,共同交流分享贵州生态环境信息化建设的成果和经验。

栗背短脚鹎在一池清水中戏水,凤头鹰在阳光下飞翔,小豹猫在莽莽大森林里觅食……在茂兰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管理局的“智慧眼”中,各种珍稀野生小动物的隐秘生活清晰可见。

茂兰国家级自然保护区被称为“动物王国”“植物王国”“物种基因库”,为守护好这颗“绿宝石”,近年来,茂兰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管理局先后投资2534万元进行基础设施建设,除了安装红外线电子相机、高清摄像头外,还建立了监测站、智慧管理平台、瞭望台等设施。

得益于智慧管理平台的潜心守护,保护区森林覆盖率由10年前的85.13%增加到88.61%,有国家I级重点保护植物6种,国家II级重点保护植物82种,茂兰特有植物41种;国家I级重点保护动物9种,国家II级重点保护动物76种,以茂兰为模式标本动物150种。

近年来,贵州省积极探索新时代生态环境监管、智慧高效的生态环境信息化体系等方面的路径和方向。数字技术的介入为生态治理全流程提供支撑,让精准识别、实时追踪环境数据成为常态,让及时研判、系统解决生态问题成为现实。

“2023年是全面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开局之年,开局之年当有开局之势。我们将坚决扛起生态环境保护的政治责任,持续厚植高质量发展生态优势,为打造生态文明建设先行区作出积极贡献。”贵州省生态环境厅党委书记、厅长杨三可说。

当代视线·生态密码 [ 案例 ]

一种生产生活方式的绿色转型

贵州日报天眼新闻记者 / 张弘弢

游客在万峰林景区骑行游玩(贵州日报天眼新闻记者 / 尚宇杰 摄)

提要:新风尚、新产品、新业态……今天的贵州,正以市场需求为导向,一边有序淘汰落后产能,另一边加快绿色技术创新,坚定不移走生态优先、绿色低碳的高质量发展道路,着力促进生产生活方式绿色转型。

6月,走进赤水竹文化博物馆,记者看到用竹子衍生出的各类产品琳琅满目,小到竹浆做的生活用纸、竹基纤维压制而成的一块块新型建筑材料“竹钢”;大到竹子制成的乐器、桌椅家具;还有常见的竹笋加工食品和做工精致的竹工艺品。

“竹子是可持续、可降解、可循环的替代塑料的优良选择,对节能减排,实现碳中和目标都有较大贡献。”赤水市副市长袁贵平介绍,坐拥132.8万亩竹林、人均竹林面积全国第一(人均7亩竹)的赤水市正走出一条以竹代塑的绿色低碳生活新路径。

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要加快发展方式绿色转型,实施全面节约战略,发展绿色低碳产业,倡导绿色消费,推动形成绿色低碳的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

新风尚、新产品、新业态……今天的贵州,正以市场需求为导向,一边有序淘汰落后产能,另一边加快绿色技术创新,坚定不移走生态优先、绿色低碳的高质量发展道路,着力促进生产生活方式绿色转型。

新风尚:人人参与

盛夏时节,在位于贵阳北站的贵州省综合能源服务中心,几十辆新能源汽车正停放在充电桩前有序充电。

“这里充电桩不仅多还充得快,真的很方便!”马近松是一名新能源网约车司机,找充电桩是其每天的主要任务,这里简单方便的充电体验、合理的收费标准、拓展延伸的一站式休息与服务,让马近松很是满意。

“只需扫一扫充电桩上的二维码,就可缴费充电,为新能源汽车绿色出行快速续航。”贵州省综合能源服务中心站长毛亮川介绍,该中心于2020年5月建成投运,分为ABCDEF区,共建设充电桩容量9480千瓦,充电桩77台,充电枪148把,每日可满足最少1000辆电动汽车充电。截至目前,该中心充电量约1284万度。

绿色出行是一种简约适度、绿色低碳的生活方式。

“骑共享电动车上下班是种享受,可以欣赏沿途风景,也很方便。”家住金华园C区的居民何薇在贵州金融城附近上班,每天骑着共享电动车上下班已成为她的常态。与她一样选择绿色出行的人不在少数,据统计,每天贵阳市观山湖区高峰时段有4.4万余人选择共享电动车出行。

绿色风尚无独有偶。走进黔南州独山县党政大楼,楼道开关、卫生间、水龙头等位置都能看到节约提示语,公职人员利用网上办公系统、微信群等网络平台,减少纸质资料印发和复印频率……这些变化正潜移默化地影响着人们的生活与工作。数据显示,今年全县大部分单位综合能耗下降目标控制在2%至3%,水资源消耗下降1.6%;节约型机关创建率达100%。

使用新能源汽车、绿色出行、办公自动化……现如今,绿色低碳新风尚在贵州大地各个角落随处可见;适度节约、绿色低碳、文明健康的现代生活方式早已融入贵州人民的的生活日常。

新产品:蓬勃聚集

近年来,作为抢抓“双碳”目标下发展机遇下衍生出的新产品,新能源电池及材料产业在贵州版图上多点开花,宁德时代、比亚迪、中科电气等一批行业龙头企业布局的电池生产制造项目纷纷落户贵州。

贵州裕能新能源电池材料有限公司便是其中一家。“我们公司总部在湖南,选择来贵州投资发展,除了贵州布局新能源全产业链的资源,更看重的是贵州新能源产品市场前景。”

公司总经理赵怀球介绍,企业主要生产磷酸铁锂正极材料,市场需求量大,公司订单持续增长,2022年,贵州裕能完成工业产值超100亿元,税收超6亿元,项目年产30万吨磷酸铁锂,在磷酸铁锂行业市场占有率居全国首位。

之所谓“新”,不仅是新能源电池及材料产业在贵州大地的蓬勃聚集的产品之“新”,更体现在废料中淘宝的重生之“新”。

在位于贵州东大门铜仁的大龙经济开发区,淘汰后的废旧锂电池在贵州长虹鹏程新材料有限公司生产车间内摇身一变,成为氯化钴、碳酸锂、硫酸镍等有价金属产品,作为上游原料又循环返回锂电池产品制作中。

长虹鹏程综合部部长鄢坤介绍,公司通过再生利用技术,每月可消耗废旧锂电池库存2200吨,制成1320吨电池粉,再从中提取出600吨钴镍锂产品,作为原料供应给锂电池正极材料生产商,形成锂电池制作“废料—产品—原料”的生产闭环。

竞逐产业新赛道,跑出发展加速度。贵州新能源电池及材料产业在集群效应下不断迸发巨大潜力,规上工业总产值由2020年的120亿元跃升至2022年的532亿元,2023年有望突破千亿元大关。

新业态:追“光”逐“日”

7月初,走进毕节威宁经济开发区产业园光伏组件生产车间,数个智能化设备运转有序,机械手和传送带不停穿梭,一片片太阳能电池片在各个工段有序传送。

“公司的两条生产线在完成产能爬坡进入满产的状态下,每个月产量160兆瓦,可提供给贵州、四川、云南、广西、重庆等省区市的风电、光伏电站进行建设。”贵州一道长通新能源公司副总经理张云舒介绍。

贵州一道长通新能源公司入驻威宁,是毕节大力发展清洁能源,完善产业链的一个缩影。

如今,毕节抢抓新能源产业发展机遇,培育壮大新能源产业链,把新能源发展作为推动新型工业化的主抓手,引进了长通、金元等多家行业领军企业落地,开发光伏、风电及光伏产业配套项目。

贵州紧攥生产与市场两端,一头推进毕节、六盘水、安顺、黔西南、黔南等5个百万千瓦级光伏基地建设,另一头着力引导绿色电力消费新业态。

据南方电网贵州电网公司数据统计,截至今年5月底,我省统调新能源发电量99.83亿千瓦时,同比增长19.83%,全省绿色电力累计成交量7.43亿千瓦时,用户用能消费逐渐向绿色低碳转型。

“开展绿色电力交易能够更加有效促进新能源项目的规划布局和生产运营。”在贵州电力交易中心总交易师朱明眼中,绿电交易量的逐年递增,说明了风电、光伏等清洁能源在中长期电力交易中起到压舱石、稳定器的作用,是贵州引导绿色电力消费、优化清洁能源产业布局的良好信号。

目前,贵州电力交易中心已组织19家新能源企业与6家售电公司开展绿色电力交易。贵州茅台酒股份有限公司通过售电公司代理购买绿电1亿千瓦时,实现了绿电全覆盖。 

当代视线·生态密码 [ 案例 ]

一条“路”的先行示范

贵州日报天眼新闻记者 / 尚宇杰

游客在赤水丹霞地貌区游览赤水大瀑布(易盛武 摄 贵州图片库供图)

提要: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生态要素可以成为生产要素,生态优势可以转化为发展优势,生态财富可以转变为经济财富。要素丰富、潜力巨大的贵州,在绿水青山间走出了一条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融合发展新路。

盛夏贵州,绿意正浓,一派旖旎好风光。

“自驾来到贵州后,一路青山绿水十分养眼。”6月30日,在荔波小七孔景区,来自陕西的游客许森开心地说,在这样空气清新、生态良好的环境里度假,真是一种享受。

生态建设引发生态旅游同频共振。自然风光神奇秀美,山水景色千姿百态,溶洞奇观绚丽多彩,自然风光与古朴浓郁的民族风情交相辉映,素有“国家公园省”美誉的贵州,让游客真切感受到了好山好水好生态的意境,徜徉在这美丽的山水间不由自主地深呼吸。

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必须牢固树立和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站在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高度谋划发展。

今年“贵州生态日”,省委主要领导在开展巡河巡林活动时强调,要坚持以党的二十大精神为指引,深入贯彻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和习近平总书记视察贵州重要讲话精神,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牢牢守好发展和生态两条底线,做好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这篇大文章,奋力在生态文明建设上出新绩,全力打造生态文明建设先行区,更好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优美生态环境需要。

牢记嘱托、感恩奋进,贵州努力探索,持续打通绿水青山与金山银山双向转换通道,并牢牢把握转换这一关键环节,不断推动绿色发展,共谋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现代化。

生态要素成为生产要素

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短短10个字,闪耀着生态环境保护和经济发展之间的深邃思考。

地处西南一隅的贵州,用多年的绿色发展实践,生动诠释这一理念的深刻内涵。如今,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已成为贵州人民的共识和行动,一幅绿色画卷正在贵州恢弘铺展。

站在红旗电站大坝上,清澈的阳河在阳光下泛着粼粼波光,不时有几只白鹭展翅飞过。夜幕降临,天边的红霞愈来愈淡,晕染出一抹金黄,呈现出一派诗情画意的景象。

“十几年前,一到雨季,从上游漂下来的垃圾很多,很少能够看到现在这样的美景。”居住在阳河畔的镇远县涌溪村河边组村民吴诗辉回忆,曾经阳河沿岸的养殖场污水和生活垃圾都直接排入河中,河水又脏又臭,加之森林乱砍滥伐,导致阳河污染严重。

多年来,当地通过实施“河长+林长”协同共治机制,整合各方面力量和资源,逐步解决了生态环境治理的难点问题。

“在镇远九州文化旅游投资集团有限公司开船,每月工资3000元左右。”当地渔民曾凡桥笑着说。

如今,阳河风景名胜区解决当地就业31人,有的开游船,有的卖小吃,有的则当起了导游。

阳河越来越清、两岸越来越绿,从四面八方慕名而来的游客越来越多,生态要素逐渐成为当地群众的生产要素。

良好生态环境是最普惠的民生福祉,绿水青山是人民幸福生活的重要内容。贵州坚持走生态优先、绿色发展的道路,打造持续获益的“绿色宝库”“生态银行”,在践行“两山”理念中实现新突破,人民的绿色获得感、生态幸福感不断提升。

生态优势成为发展优势

宜人的环境,凉爽的气候,加上“两免两减半”避暑旅游优惠政策,以及30条“多彩贵州·微度假周末游”短途游线路的发布,贵州夏季旅游在刚刚过去的端午假期出现首轮高峰。

“身处贵州,放眼望去都是绿水青山。找个山里的民宿躺两天,喝下午茶、看电影、体验民俗活动,太惬意了。”来自北京的互联网从业者王思然说,自己选择了位于安顺黄果树旅游区石头寨的匠庐·村晓民宿,为的只是清风拂面、放松身心,还意外收获了夜游黄果树、考古三叠纪化石、参观坝陵河大桥等新鲜体验。

马蜂窝网站数据显示,贵州端午避暑的综合热度涨幅高达145%,青岛、承德、贵阳、昆明、六盘水等城市凭借天然的避暑优势名列国内暑期热门目的地前茅。此外,内蒙古、宁夏、贵州的营地最受欢迎,草原、沙漠、湖畔、山谷成为露营爱好者的天堂。

春赏百花开,夏游享清凉,秋来乡村美,冬养温泉爽。从雄浑壮美的黄果树瀑布到奇幻莫测的地下龙宫,从天高云淡的乌蒙大草原到风情浓郁的西江千户苗寨,从气势磅礴的万峰林到钟灵毓秀的荔波小七孔……贵州正以绝佳的生态环境,结合自身独特地形地貌和多彩的少数民族文化,吸引游客纷至沓来。

全省9个中心城市环境空气质量平均优良天数比例为99.1%,88个县(市、区、特区)环境空气质量平均优良天数比例为99.1%,地表水水质总体为优,主要河流监测断面水质优良断面比例为98.2%……作为首批国家生态文明试验区,贵州厚植生态优势,绿水青山、蓝天白云逐渐成为贵州的发展优势。

生态财富成为经济财富

时值入夏,水城区野钟乡的刺梨花已然退场,连绵的群山中,长势良好的刺梨已经挂果,若隐若现的岩石点缀其中,映衬出满山的郁郁葱葱、碧绿秀美。

2014年,水城区精准选择刺梨作为农业产业结构调整的主导产业之一,全产业链打造、全要素链结合、全利益链联结,推动农产品变工业品、工业品变健康消费品,让优势资源转化为优势产业。

正在给刺梨施肥的村民徐天勇说,前些年,这片种植刺梨的山坡还是石头遍地。现在刺梨树枝叶把石头“吃”了,让满山披了绿,减缓了水土流失,提高了保土保肥能力,实现了青山变金山和山果果变金宝贝。

数据显示,野钟乡刺梨涉及农户2200户6000余人,去年收获刺梨鲜果700余吨,产值400余万元。从穷乡僻壤到绿色满仓,野钟乡在陡峭的喀斯特山地种出了一座“绿色银行”,成为贵州深入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发展理念、让生态财富成为经济财富的生动体现。

万山深处藏灵秀,多彩贵州出山珍。以刺梨、茶叶、辣椒等为代表的贵州生态产品,浓缩了贵州优良山水生态之灵韵,是贵州献给世界的健康好味道。贵州正不断擦亮生态产品招牌,汇聚生态产业势能。绿水青山生态价值的外溢,让贵州生态产品以高品质走红市场。

踏歌而来,逐绿而行。实践证明,生态要素可以成为生产要素,生态优势可以转化为发展优势,生态财富可以转变为经济财富。要素丰富、潜力巨大的贵州,在绿水青山间走出了一条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融合发展新路。 

当代视线·生态密码 [ 案例 ]

一个理念的笃行实践

贵州日报天眼新闻记者 / 王远柏

镶嵌在绿水青山间的锦屏县茅坪镇茅坪村(杨晓海 摄 贵州图片库供图)

提要:良好生态环境是最普惠的民生福祉。环境就是民生,青山就是美丽,蓝天也是幸福。今天的贵州,优良生态环境是最大的发展优势和竞争优势,“山地公园省”成为近悦远来的宜居家园、旅游乐园、乡愁故园。

赤水河畔,绿意盎然。夏风拂过132万亩竹海,碧波荡漾。满山翠竹,不仅成为赤水人持续增收的“绿色银行”,也助力长江上游构筑起了一道重要的绿色生态屏障。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良好生态环境是最普惠的民生福祉,让良好生态环境成为人民生活的增长点。

今年6月18日是第七个“贵州生态日”。当天,省委主要领导在开展巡河巡林活动时强调,在做好绿水青山“前半篇文章”的同时要做好金山银山“后半篇文章”,持续植绿、增绿、护绿,因地制宜发展森林康养、林下经济、休闲旅游等新业态,让森林资源更好造福人民群众。

今天的贵州,不断提升高质量发展含绿量,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深入人心,坚定不移地走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

含绿量就是含金量

站在赫章县海雀村的高处远眺,群山葱茏。曾经,这里山秃水枯,“开荒开到山尖尖,种地种到山边边”。1988年,森林覆盖率不足5%。

海雀人绝处求生决战贫困,书写了生态优先、绿色发展的蝶变传奇——历经30多年的艰辛努力,如今该村拥有林海1.37万亩,全村森林覆盖率提升到77%。

“当年种下的树木不仅改善了我们的生活环境,还给群众带来了实在的经济收益。2021年和2022年,我们村获得的国储林补助就达600多万元。根据村民的入股协议,我们把钱分到各家各户,最低的人家有一两万元,最多的人家有16万元。”海雀村党支部书记文均福介绍。

依托良好的生态环境,村民还因地制宜发展中药材、食用菌、旅游等产业,实现增收致富。此外,水电路讯全面畅通,文化广场靓丽宽阔,房前屋后栽花种草,年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18633元。

厚植绿色底色,提升生态颜值。

新时代10年,我省退耕还林实施面积达1695万亩,石漠化治理累计1.31万平方公里,治理石漠化和实施退耕还林面积居全国第一。2022年,空气、水环境质量保持优良,成为中国绿色最浓的地区之一,远高于世界和全国平均水平。

环境就是民生,青山就是美丽,蓝天也是幸福。今天的贵州,优良生态环境是最大的发展优势和竞争优势,“山地公园省”成为近悦远来的宜居家园、旅游乐园、乡愁故园——

让城市拥抱森林,让生活更加美好。目前,贵阳市、遵义市、六盘水市、铜仁市、黔南州荣膺“国家森林城市”。

守护“地球之肾”,多彩贵州成为令人向往的“诗和远方”。贵州已建成湿地公园53个,湿地美景广受游客喜爱,彰显了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美丽景致。

积极创建“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区”与全国“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实践创新基地,我省已有14个地区累计拥有16张这样的国家级生态文明金名片。

碳票变钞票

碳票是林地林木碳减排量收益权的凭证,相当于一片森林的固碳释氧功能作为资产交易的身份证。

今年6月15日,毕节市进入公共资源交易平台交易的林业碳票交易项目——《大方县众心种植专业合作社9807.6吨毕节市林业碳票出让》顺利完成,项目最终以60元/吨的单价成交91吨。

去年2月15日,贵州首张林业碳票在黔西市发行,由黔西市毕绿生态绿色产业发展有限公司获得。据测算,这张林业碳票覆盖3.3万余亩树林,碳减排量13.573万吨,预计可实现碳交易价值305万元左右。

这张林业碳票很快成功变现。3月25日,贵州银行毕节分行通过“林业碳票质押+保证”方式,向黔西市毕绿生态绿色产业发展有限公司下游劳务承包方毕节市农投实业有限责任公司,授信500万元贷款额度,首次放款200万元到账,为碳票流通融资进行了积极的实践。

目前,我省颁发林业碳票13张,林业碳汇实现交易773.2万元,融资授信5.1亿元。

单株碳汇项目是我省的创新探索。该项目于2018年启动,让老百姓实现了种树卖空气。“我家自2020年被列为单株碳汇项目实施户以来,每年收益上千元,让我感受到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从江县加鸠镇党郎村村民杨金桥说。

到今年1月底,贵州省单株碳汇项目共完成35个县11920户的单株碳汇开发,累计开发474万余株,年可售碳汇量4747万千克,年可售涉及开发金额1424.1万元,累计售出株数448.2万株,购碳资金总额达1344万余元,户均增收1100余元。

绿色探索,步履不停。全省首个森林碳汇管理局在赤水设立,首张森林遥感碳汇指数保险试点落地龙里林场,首单草原保险落地关岭,毕节市成功入选全国18个林业碳汇试点市(县)……

今日贵州,绿水青山正成为“幸福不动产”,绿色获得感、生态幸福感不断提升。

生态价值加速变现

盛夏,雷公山青山连绵,满眼皆绿。

雷山县方祥乡陡寨村村民杨昌明说:“山上这些树还是和以往一样,不过现在变得值钱了,我们看它们的感觉就不一样了。”

方祥乡地处雷公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内,这里是长江水系与珠江水系的分水岭,村民的山林被列入重点生态区范围,禁止采伐。为解决生态功能区林农造林不变现问题,贵州于2018年启动重点生态区位人工商品林赎买改革试点工作。

“通过人工商品林赎买,每亩山林林农可获得4800元补偿,村委会可获得200元补偿。”雷公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管理局负责人介绍,2021年,该保护区实施重点区位人工商品林赎买试点工作面积990亩,兑现资金500万元。2022年,实施1000亩,兑现资金505万元。

去年,杨昌明家的44.9亩林地,通过赎买拿到了21万元补偿。有了这笔钱,他家还发展了4亩茶叶、7亩生态稻,日子越过越红火。

2022年,全省林下经济经营面积达2960万亩,林业产业总产值达到4035亿元。

站在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高度谋划发展,贵州积极推进绿色低碳发展——

印发《贵州省林业碳汇高质量发展行动方案》,力争到2025年全省森林覆盖率达到64%、林业碳汇试点建设面积达到100万亩、林业碳汇开发总规模达到500万亩。

启动建设贵州林下经济产业综合服务体系,打造林下经济政务、市场、金融服务系统和林下经济一张图。

开展赤水、大方、江口、雷山、都匀5个省级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机制试点建设,积极探索政府主导、企业和社会各界参与、市场化运作、可持续的生态产品价值实现路径。

当代视线·生态密码 [ 案例 ]

一家环保法庭的保驾护航

贵州日报天眼新闻记者 / 陈景雄

红枫湖全景(李林 摄 贵州图片库供图)

提要:作为全国首家环保法庭,清镇市人民法院环境保护法庭坚持探索创新,先行先试,率先在全国开展了环保审判三审合一、集中专属管辖的司法实践,开启了我国环境审判专门化的先河。

红枫湖位于贵阳市西郊,水域面积57.2平方公里,是贵州最大的人工湖,被誉为“高原明珠”。湖边有座红枫岭,每到深秋,红叶碧波,煞是好看。

而就在湖东岸百余米处,有一栋白色二层建筑——这是清镇市人民法院环境保护法庭,也是我国第一家环保法庭。

一切都得从16年前说起。

看着现在水清岸绿的红枫湖,你肯定想象不到它曾经的模样。

“湖水浑浊,藻华现象严重。”只要谈起20年前的红枫湖,大都会得到这个回答。

红枫湖是贵阳市的主要水源地,是贵阳市老百姓的水缸之一。因矿藏丰富,20世纪90年代红枫湖流域吸引了一批化工企业,上百万吨磷石膏废渣堆积在上游,当地生态环境受到严重污染,有些地方水质甚至变成了6类。

环境问题亟待解决。2007年11月,贵州高院和贵阳市委决定,在清镇市设立一个建制、管理相对独立的环保法庭,就建在红枫湖边上。

“选址的象征意义很明确,就是要以强有力的司法保障去处理水污染问题。”清镇市人民法院副院长刘海英回忆道。

事实也是如此,法庭成立后受理的第一个案件便是涉及红枫湖生态环境的公益诉讼案。17天的调查取证后,法庭当庭判令被告立即停止使用磷石膏尾矿库废渣场,并限期采取措施,消除废渣场对环境的影响。

法槌响彻了整个法庭,红枫湖上游这一污染源终于得到彻底解决,周边群众生活生产得到了保障。

“完全不能满足环保要求的企业,坚决关停。但我们的初衷是解决环境问题,进而改善群众的生活环境,而不是打垮任何一家企业。”刘海英说。

截至今年一季度,清镇市人民法院环境保护法庭自2007年成立以来,受理各类案件共3819件。

生态审判“狂飙”16年。

作为全国首家环保法庭,清镇市人民法院环境保护法庭坚持探索创新,先行先试,率先在全国开展了环保审判三审合一、集中专属管辖的司法实践,开启了我国环境审判专门化的先河。

2007年12月14日,环境保护法庭迎来了第一个刑事案件。清镇市检察院以被告人郎某某涉嫌犯盗伐林木罪向清镇市人民法院提起公诉。作为环境资源审判的探路者,该庭判处被告人在承担应有的法律责任外,还要于判决生效后90日内在案发地补种树苗145株。

让被告人以劳役来修复被其破坏的生态环境,这一做法体现了更深层次的环境资源修复的生态文明目的,补植复绿后来也成为全国各地法院在判决涉林案件中常见的判罚之一。

从2007年开始,清镇市环保法庭开启了环境资源审判专业化的“狂飙”模式。

2011年,中华环保联合会以某乳业股份有限公司超标排放污水为由,将其诉至清镇市环保法庭。该庭提出由第三方机构对某公司污水处理进行监督,创立了清镇市“非对抗”环境社会治理模式。

2015年,该庭办理的潘岳飞盗伐林木一案,创新性地判决被告人担任国有林场护林员冲抵罚金,充分地兼顾了法律效果和社会效果的统一。

2017年,该庭发出全国首份省级人民政府提起生态环境损害司法确认书,并在概括性委托、第三方组织磋商、司法审查阶段对磋商协议进行公示等方面做了探索。

今年1月4日,清镇市人民法院发布《关于审理企业破产案件涉生态环境问题处理的实施意见》,探索破解生态环境修复整治费用的处理难题。

…………

不断创新的工作机制,背后是16年来清镇市环境保护法庭专业化的不断升级。这些实践也为全国各地生态司法提供了重要的参考和借鉴。

3819件,16年的持之以恒。

“一阵风儿迎面吹,涌起水面荡波涛;两岸树林随摇摆,还有小鸟在跳跃……”周末,孩童们在红枫湖畔嬉闹。

如今的红枫湖,山青、水秀、天蓝、云白,沿岸优良的生态、错落有致的田园风光、丰富多样的农旅活动,让游客沉醉其中、流连忘返,已成为贵州省踏青露营目的地的又一选择。

“现在的水质可比自来水标准高多了。”清镇市人民法院工作人员杨宇很是自豪。

今年5月,贵阳市生态环境局发布贵阳市向城区供水的集中式饮用水水源地水质监测结果,数据显示,红枫湖取水口水质实达2类标准,水质达标率100%。

3月26日,“枫景贵阳·酷爽骑行”首届环红枫湖山地自行车赛在清镇红枫湖畔举行,来自省内外的223名选手参加。

“环境很干净整洁。”男子公开组冠军业海宁十分兴奋,“释放竞技激情的同时,还能把红枫湖的春色和美景尽收眼底,实在太满足。”

16年来,红枫湖从污泥浊水到碧波荡漾,清镇市从尘土飞扬到草长莺飞,既修复了绿水青山的颜值,又铸就了金山银山的价值。

今年一季度,清镇市接待游客达213.37万人次,旅游收入23.58亿元。

“放在以前,这根本不敢想象。”刘海英说,“但16年来,环保法庭一直积极回应人民群众对环境司法的新期待、新要求,为优美宜居、山清水秀的生态空间提供坚实的司法保障。”

生态环境事关民生福祉,绿水青山离不开司法护航。

2007年在红枫湖畔成立的这家环境保护法庭,实现了重点地区、重点行业生态环境全要素一体化保护,不断创新审判模式,持续优化改革路径,提供高质量的司法服务,为贵州生态文明先行区建设保驾护航。

“我们会用最严格的制度、最严密的法治守护好这片绿水青山。”刘海英说。

链接:

从红枫湖畔的清镇环保法庭到赤水河畔的茅台特殊环境保护法庭,从全国首例环境公益诉讼案到全省首例碳汇认购案,贵州法院环境资源审判工作勇于改革创新,逐步走向成熟。

到如今,贵州生态环境司法保护已经全面升级,形成了“1个高院+9个中院+34个环境保护法庭”的“1934”环境资源审判格局,实现了环境司法专门机构的合理布局和适度集中。

2022年,全省法院共受理刑事、民事、行政、公益诉讼、生态环境损害赔偿诉讼一审环境资源案件5703件,审结4760件。

当代视线·生态密码 [ 案例 ]

一个家园的生态底色

夏小川 贵州日报天眼新闻记者 / 金秋时

遵义市播州区乌江镇(贵州日报天眼新闻记者 / 尚宇杰 摄)

提要:作为首批国家生态文明试验区、生态文明建设先行区的贵州,统筹兼顾、整体施策、多措并举,坚持做好“一张图”规划引领,“一盘棋”统筹考虑,“一体化”系统修复。实践证明,山水林田湖草沙整体系统保护和修复的理念渐入人心,这场绿色之变正让绿水青山成为黔贵大地最鲜明的底色,绿色家园越来越美。

清晨,当第一缕阳光洒向梵净山金顶,“世界独生子”黔金丝猴又开始了新一天的晨练——在树间跳跃。

梵净山,既是黔金丝猴唯一的栖息地,更是贵州4个世界自然遗产地之一,保存和繁衍着大量的古老珍稀物种。

近日,梵净山脚下的江口县又传来喜讯,获得1000万元国务院激励表彰,用于推动森林草原资源保护,进一步提高梵净山生物多样性的丰富度。

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要推进美丽中国建设,坚持山水林田湖草沙一体化保护和系统治理”“提升生态系统多样性、稳定性、持续性,加快实施重要生态系统保护和修复重大工程,实施生物多样性保护重大工程”。

贵州号称“九山半水半分田”,山地和丘陵占全省国土面积的92.5%。据统计,全省共有125.8万个山头,从这125.8万个视角看贵州,山地公园省的称号名副其实。

作为首批国家生态文明试验区、生态文明建设先行区的贵州,统筹兼顾、整体施策、多措并举,坚持做好山水林田湖草一体化保护和系统治理,实现了水变清、荒变绿、绿变富的精彩蝶变。

系统治理:“一张图”规划引领

入夏,赤水河一级支流大同河和赤水河交汇处,生态岛上白鹭翩跹起舞,美不胜收。

近年来,赤水市通过对大同河、赤水河系统修复治理,调整优化生物布局,完善亲水步道、生物隔离廊道,建立白鹭岛核心保护区等,赤水河流域绿水青山得到呵护,生态环境持续向好。

赤水市山水林田湖草生态保护与修复试点工程,是乌蒙山区山水林田湖草生态保护修复试点工程的其中一个子项目。

目前,在自然资源部的统筹指导下,贵州已顺利完成乌蒙山区山水林田湖草生态修复试点工程建设,并加速统筹武陵山区山水林田湖草沙一体化保护和修复工程项目建设。

对生态修复什么、在哪里修复、如何修复?贵州给出了系统性答案。

以山水为界,统筹国土空间布局,贵州对全省生态修复工作进行“一张图”综合规划,计划2021年至2035年,分步骤有序实施武陵山生物多样性保护重点工程、黔中城镇生态修复和国土整治重点工程等“十大生态修复工程”,围绕修复高原生态屏障、保障流域生态廊道、提升城镇生态品质、维护生物多样性四大任务,构建全省生态修复新格局。

当下,贵州正积极探索“生物多样性+环境保护”的武陵山模式,武陵山区涉及的各生态修复子项目有序推进。项目实施完成后,区域森林覆盖率将提升至63%,土壤流失量年均可减少30万吨;废弃矿山修复率达100%;中度以上石漠化治理率达15.49%;耕地质量显著提高,生物多样性保护取得重要进展。

源头治理:“一盘棋”统筹考虑

乌江作为贵州省第一大河、长江上游右岸最大支流,贵州牢固树立“一盘棋”思想和系统治理观念,践行在全面推动长江经济带高质量发展中的贵州担当。

乌江34号泉眼,一个具有特殊意义的地名。

2009年,经环保部门检测,该处泉水总磷浓度高达300毫克/升,氟化物浓度高达120毫克/升。泉眼以下的乌江遵义境内断面全部为劣Ⅴ类水质。

循着34号泉眼,找到污染源头——交椅山渣场。矿山渣场的磷石膏废渣堆积如山,由于缺乏防渗漏设计,高浓度含磷污水渗入地下,与乌江地下水汇合,通过34号泉眼污染乌江。

乌江成了“污江”,如何再让乌江变清?做好源头治理是关键。

保护长江,必须下好“一盘棋”。2009年,铁腕整治乌江沿岸磷化工污染,管控生活面源污染,实施全面禁渔,引导渔民拆除网箱养鱼……一场乌江生态保卫战全面打响!今年3月1日,《贵州省乌江保护条例》正式施行。

今天,来到地处乌江源头水域的黔西市新仁乡化屋村,曾经的渔民收起渔具,在岸边开起了农家乐、民宿、特色农产品网店等,绿水青山真正成为了村民的“幸福不动产”和“绿色提款机”。

贵州磷化集团持续推动技术革新,提高资源综合利用水平,取得磷石膏综合利用技术的新突破,将磷石膏广泛应用于绿色建材、可降解地膜、新型材料包装箱等新产品中。目前,磷石膏综合利用已形成建材、充填、水泥缓凝剂、分解制酸、生态处置五大路径,年消纳处置量1000万吨。2022年,贵州磷化集团已实现磷石膏增量产消平衡,磷石膏综合处置利用率突破80%。

…………

重塑山水底色,一条乌江的绿色蝶变,见证了贵州生态保护修复的决心和力度。2022年,我省119个地表水国家考核断面和9个中心城市集中式饮用水水源地达标率优良率均为100%,优良水质断面比例达98.3%,全省河湖生态持续向好。

综合治理:“一体化”系统修复

作为世界上岩溶地貌发育最典型的地区之一,贵州岩溶出露面积占全省总面积达61.92%。乱石横生的荒山秃岭遍布,如何打赢守好发展和生态两条底线的翻身仗?

在晴隆县茶马镇,透过石缝,漫山遍野的花椒枝条汲取水分顽强生长。

面对山高坡陡、土层稀薄,70%国土面积存在不同程度石漠化的“土地癌症”,茶马镇人民坚守祖辈生存的家园,种植1.4万余亩花椒治理石漠化,实现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的双赢。

石漠化综合治理中,黔西南州以创新联盟为依托,组织相关科研团队深入调查了解石漠化区域农业生产作物种植品种和模式,构建起不同程度的石漠化区域生态发展模式。

其中,重度石漠化区域实施“果树—牧草”、中度石漠化区域实施“果树—牧草—畜禽”、轻度石漠化区域实施“果树—经济作物”、潜在石漠化区域实施“经济作物(牧草)—畜—沼—肥”。

目前,兴义市通过引种试种,筛选出适宜在石漠化山地种植的芒果、澳洲坚果、油梨、牧草等8个优势特色作物新品种。

从2012年到2022年,全省石漠化治理面积达1.31万平方公里。昔日的石头山被“绿毯”覆盖,荒山披绿变金山银山。

(夏小川单位 / 贵州省自然资源厅)

当代视线·生态密码 [ 案例 ]

一座山的生物守护

贵州日报天眼新闻记者 / 屠琪

梵净山全景(贵州梵净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管理局供图)

在贵州梵净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野生动物救护中心拍摄的黔金丝猴及幼崽(李鹤 摄 贵州图片库供图)

提要:贵州铜仁东北部,地球同纬度上原始植被保存最完好的唯一一颗“绿色明珠”镶嵌于此。她,叫梵净山。

贵州铜仁东北部,地球同纬度上原始植被保存最完好的唯一一颗“绿色明珠”镶嵌于此。

她,叫梵净山。

在世界自然版图中,梵净山是世界自然遗产地,是中国第四个加入联合国“人与生物圈”保护网的成员。

在中国生态地图上,梵净山是武陵山脉的最高峰,是国家级珍宝黔金丝猴的唯一家园。

绿与包容,是梵净山最亮丽的底色——700多平方公里的梵净山保护区,拥有4000余种植物和2700余种动物,野生种子植物多达2000余种,国家重点保护植物83种,国家重点保护动物57种。

梵净山的生态密码是什么?

“保护!”贵州梵净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管理局(以下简称梵净山管理局)科研教育管理科科长李海波,毫不犹豫地给出了答案。

“哪里需要,我们就去到哪里。”徜徉在梵净山的树丛云海里,保护这两个字,在一棵树、一个生命、一群人的身上,熠熠发光。

护,一棵树之珍贵。

“巡山护林,要巡更要护……”

今年53岁的张树成,是梵净山管理局太平镇管理总站河口管理站林管员队长。

他,爱管树,一管就是20余年。

一身迷彩服、一个行军包、一本巡护记录手册……每天清晨,张树成都会熟练地携带好他的装备,头也不回地向梵净山深处走去。

从巡树到护树,张树成总说,他不是一个人在战斗,他的背后有着坚实的后盾——

从2006年开始,保护区按照森林类型设置了21个固定样地,连续17年开展植物群落监测,及时掌握保护区内植物资源的动态变化情况;

2015年,梵净山管理局在保护区的不同海拔高度和森林植被下建立了温度、降水、风速等10套自动气象站,为梵净山生物多样性保护、森林防火等工作提供了气象数据支撑;

2020年,梵净山管理局大数据监控中心启动,工作人员运用梵净山大数据综合管理平台,监测各点位运行、人员巡视、珍稀动植物等情况,全天24小时不间断地进行数据传输。

树,是岁月的见证,也是时光的馈赠。今天的梵净山,被称为“动植物王国”“自然基因库”。登高远眺,她就是一幅用春之彩、夏之绿、秋之澈、冬之净绘就的巨幅画卷。

护,一个生命之希望。

置身梵净山,除了可以领略一山有四季的美景,你还会感受到生命的温度——

茫茫山间,10个1公顷固定大样地、37个河流断面监测点、15个水质监测点位星棋罗布,持续开展的森林生态系统、水质、气象等监测工作,为黔金丝猴保护工作积累着科学数据;

监测基地,固定工作人员利用红外相机、定焦相机、望远镜等手段,全年持续开展黔金丝猴日常监测和巡护,确保黔金丝猴及其栖息地安全;

救护中心,三代黔金丝猴在此成功繁殖。自2018年以来,梵净山野生动物救护中心累计开展救护工作165次,救护黔金丝猴等34种重点珍稀野生动物。

…………

保护、研究、救助,都直指同一个目的——保护生命。

黔金丝猴是国家一级重点保护珍稀野生动物,梵净山是黔金丝猴唯一的栖息地。一直以来,为守护“世界独生子”黔金丝猴,梵净山管理局着力建设集繁育、野化和科普为一体的科研基地,建立中国黔金丝猴繁育研究中心,组建专业科研队伍,壮大人工繁育迁地种群,坚决保护好黔金丝猴。

护,一群人之决心。

在梵净山,绿色扎了根,决心也扎了根。

梵净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占地428.63平方公里,不仅是野生动植物的栖息地,也是3个县、7个乡镇、24个行政村村民赖以生存的家园。

如何处理好生态保护和经济发展的关系?

数千名铜仁人,以实际行动给出回应——生态搬迁。

近年来,通过移民搬迁安置等帮扶措施,保护区实验区常住居民已迁出514户2140人,进一步拓展了重点保护对象黔金丝猴的生境空间,更好地保护了核心区森林生态系统的原真性和完整性。

人类为黔金丝猴腾地,这一举动彰显的正是当地以生态环境保护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决心与精神。

人不负青山,青山定不负人。随着人与自然的和谐共生,当地群众利用梵净山生态资源优势发展红色旅游、绿色旅游、民俗旅游等,蹚出了一条因地制宜、特色鲜明的生态致富路。

在梵净山,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故事,成为万众一心的共同讲述,绿色发展的故事,还将继续生动演绎。人们守护的,不只是这座山,还有对绿色发展的彻悟和坚守。

链接:

梵净山又名三山谷、大佛山,位于贵州省铜仁市境内,主峰凤凰山海拔2572米,是武陵山脉最高峰。梵净山是世界自然遗产地、联合国“人与生物圈”保护网成员、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国家5A景区——地球同纬度上原始植被保存最完好的唯一一颗“绿色明珠”。

梵净山集“黄山之奇,峨眉之秀,华山之险,泰山之雄”,崔嵬不减五岳,海拔2000米以上山峰20余座,峰岭纵横,地貌奇特,犹如一部浑然天成的地质史书,素有“名岳之宗,武陵之源”等美称。

当代视线·生态密码 [ 案例 ]

一条都市河的生态治理

贵州日报天眼新闻记者 / 陈香琳

甲秀楼风光(贵州图片库供图)

提要:南明河是贵阳市民的母亲河,近年来,贵阳市不断推动河长制工作落实,打出一系列组合拳,强力推进南明河水生态环境综合治理。

夏日傍晚,漫步在贵阳市南明河畔,芳草萋萋、杨柳依依、鱼翔浅底,孩童尽情嬉戏,游人沉醉其中。

在这张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诗意画卷背后,凝聚着一群巡河人的默默努力。他们日复一日、周而复始地在南明河畔留下净美的足迹,用执着和汗水守护南明河生态。贵阳市河湖保护中心维护二科的工作人员王连友,就是这群巡河人中的一员。

7月8日上午7:30,王连友便像往常一样,拿上捞竿、夹子、垃圾袋等装备,出发前往离家2公里外的南明河解放桥至红岩桥路段,开始他一天的巡河工作。

王连友是遵义人,今年57岁,自2007年开始就在南明河巡河,到现在已经有16年了。这些年,他目睹了南明河生态环境日益改善,也见证了群众河流保护意识的增强,更加坚定了他要继续坚持下去、为保护南明河多做一点贡献的信念。

“巡河主要靠步行,每天都要走10多公里。”王连友说,巡河是常态化的,平均不到3个月就穿坏一双厚底运动鞋。十几年来,不论寒暑,每天到南明河岸走一走,成了他的固定行动。

虽已近花甲之年,但王连友在巡河工作中却一点也不逊色于年轻人,捡垃圾、查看河水水质,下个坡、翻个坎,对于他来说是再平常不过的事。

如今,看着南明河两岸繁花盛开,水清岸绿,成为市民休闲散步的好去处。王连友笑道:“河水清了,环境好了,老百姓满意了。每次走在河边,看到散步的市民,他们开心,我更开心!”

与王连友有着相同感受的,还有贵阳市河湖保护中心维护二科的工作人员周威。

周威是一名“90后”的年轻小伙,但他已有12年的巡河经历,主要负责南明河市西路段的清洁、维护等相关工作。

作为一个从小生长在南明河旁边的贵阳人,周威回忆道:“那时候,夏天最让人难受的不是炎热天气,而是河道散发出来的刺鼻恶臭味儿。”长大后,在自己的热爱和家人的支持下,他选择做一名巡河员,就是希望能看见父辈所描述的二十世纪五六十年代河水可以直接用于食用的场景。

“天气渐热,水草逐渐进入衰败期,在一些水草滋生密集河段,水草开始慢慢腐烂,若不及时清理,就会污染河水、影响水质和河道生态环境。”多年的巡河护河工作,也让周威积累了不少“治水经”。上个月,他便和其他工作人员一起把南明河里的水草进行了收割清理,共同打造安全、清澈、美丽的河流环境。

在周威的手机相册里,保存着很多张巡河期间拍摄的照片,记者看到,每一张都显示着时间和地点。一张张照片,见证了南明河生态环境的蝶变,也承载着一个巡河人朴实的生态情怀。

“记录下来以后,就会更加清楚,今天怎么样,明天怎么样,一年下来怎么样,两年下来怎么样……”就这样,周威坚持用脚步丈量南明河、用镜头记录南明河、用行动守护南明河。

同样生活在南明河附近的居民周余庆,也在用她自己的方式默默守护着这条母亲河。

“我从小在南明河边长大,碧水蓝天、鸟飞鱼跃的生态美景深深地印刻在我的脑海中。小时候我经常在河里玩耍、游泳,南明河承载着我的太多童年记忆。”周余庆回忆道,现如今,民间河长的身份更是让她多了一份责任。

周余庆今年71岁,尽管已退休多年,却一直没有闲着,她成了一名生态环保志愿者,常年在南明河边奔走,为保护母亲河尽力。2022年6月,周余庆入选生态环境部、中央文明办评选的“百名最美生态环境志愿者”;今年4月,她获得了“贵阳贵安2022年—2023年优秀民间河长”称号。

“哪里有垃圾,就往哪里跑。”周余庆对南明河有一种特别的情感,她说:“看到南明河周围鸟类逐渐繁多,自然景观得到恢复,河道越来越漂亮,心里很有成就感,生态环境保护工作,我要干到走不动的那一天。”

在南明河,像这样坚守在一线的巡河人还有很多,他们常年与河水为伴,与绿色同行,共同守护着河畅水清的生态家园。

链接:

南明河是贵阳市民的母亲河,自西南至东北,纵贯贵阳市之西部、中部、东北部,全长185千米,落差555米;中心城区河段长度约50公里,流域面积1763平方公里,占市域面积的21%,多年平均径流量17.7立方米/秒。

近年来,贵阳市不断推动河长制工作落实,打出一系列组合拳,强力推进南明河水生态环境综合治理。在一系列有效措施的推动下,南明河核心段淤积重、水变黑、臭味浓等突出问题得到了有效解决;全流域25处黑臭水体全部消除,7条主要支流水质全部达标,中心城区段水质稳定达到Ⅳ类,部分区域达Ⅲ类及以上,河流自净能力得到逐步恢复,实现了水清、岸绿、河畅、景美的阶段目标。

如今的南明河,干流城区段水生物植物种群类型丰富,沉水植物覆盖率已从15%提高至75%,生物多样性指数、水生植物盖度、生态系统完整性等显著提升。

当代视线·生态密码 [ 案例 ]

一村人与鹭的倾情守望

贵州日报天眼新闻记者 / 向颖羿

成群的鹭鸟来到沙坪村筑巢安家,繁衍生息,已经成为当地一道生态奇景(仁怀市摄影家协会供图)

提要:用心用情保护鸟类和它们栖息的树木,以及人与鸟和谐相处的自然环境,已经成为仁怀市合马镇沙坪村一代又一代爱鹭人工作生活的重要组成,与鹭共生的生态坚守,也将继续在沙坪村里一代代传承下去。

走进仁怀市合马镇沙坪村,映入眼帘的是茂盛生长的黄葛树,一个个坐落在树影田园间的乡间屋舍临树而建,整个村子在夏日的阳光下显得悠然闲适又生机盎然。

这样美丽舒适的环境,同样也是理想的栖息地。每年的11月至12月左右,沙坪村赤水河边两棵百年黄葛树就会开始热闹起来,成群的鹭鸟陆续前来筑巢安家,它们在河边衔枝筑巢、在河中捕鱼觅食,群鸟高飞鸣叫时更是蔚为壮观,构成了当地一道特别的生态景观。

时值中午,刚吃完午饭的沙坪村村民罗昌旭走出家门,一眼就望见村里黄葛树茂密的树冠,脑海中便浮现当初与这些生灵相遇的记忆。

“当时,沙坪村最大的黄葛树上不知道从什么地方飞来了两只白鹭,在树上做了窝并繁衍后代。快50年了,鹭鸟们在这里的窝已经有100多个,每年来这里居住的鸟类已经达到了1000多只。”今年67岁的罗昌旭告诉记者。

往事追溯到1974年,当时18岁的罗昌旭,就是这场人与白鹭神秘邂逅的见证者,这两只白鹭筑巢的地方,正好就在他家门口的树上。

“当时,镇里的派出所所长赵光灿告诉我们,这种白鹭可是国家二级保护动物,是需要我们爱护的。”罗昌旭说,了解到这些,他便和家人一起自发地看护这对白鹭。

在平时的生活中,罗家人会及时劝阻一些打鸟、掏鸟窝的村民,用竹竿驱赶一些猛禽,给筑巢的黄葛树施肥,为这两只白鹭营造了安全的生存环境。在罗家人的带动下,村里的人也渐渐有了自觉保护鸟类的意识。“这对我们那一代人来说,已经成了习惯。”罗昌旭感叹道。

也许是白鹭确实感受到了罗家人的爱护,它们选择在这里安心住下并繁衍生息。往后,每年飞来的鹭鸟也逐年增多。

而随着鹭鸟的增多,罗昌旭家门前的黄葛树下开始有大量落叶,还不时有鸟粪和树枝落下,一定程度上影响到罗家的日常生活。但善良的罗家人不愿意砍树,更不愿意打鸟,于是他们决定搬到另一处自留地重新修建房屋。直到2008年,黄葛树旁边的一户农家搬到了城里居住,罗昌旭便买下这栋房屋,进行了第二次搬家。

“我们觉得,这些鸟能来村里,是为我们带来福气的,我们应该要保护好它们。”罗昌旭告诉记者,为了守护好家乡来之不易的生态资源,他主动担任村里的生态护林员,护鸟、上山巡林、向群众宣传生态保护理念知识成了他每一天的生活。

多年的相处,来到沙坪村的鹭鸟们和村里人日渐熟识,有时也会到田里捉虫、抓泥鳅吃,有人接近也不会慌忙飞走。平常,村民们都自觉地远离鹭鸟生活空间,尽量不打扰,但如果发现它们受伤等需要帮助的情况,又会第一时间伸出援手,村里处处是一派人与鸟和谐共生的画面。此外,村里也为鹭鸟们栖息的黄葛树围上了围栏,并请农业专家对树木进行日常养护,确保树干不受损害,维护鹭鸟栖息地安全。

快50年过去,当时的青春少年已见华发,村里的黄葛树也从当时罗昌旭一人环抱,长到了现在需要四五个人才能围抱。每当鹭鸟们如约来临,罗昌旭总是习惯泡上一杯茶,搬来凳子坐在院坝边,看一看这些老朋友们。许多游客也慕名而来,每年鸟类聚集的季节,村口时常会停满自驾游的车辆,不少摄影爱好者也会如期而至,记录下这里的生态奇景。

2016年,罗昌旭因年龄原因从护林员的岗位上离开,村里又有了新的护林员,“我们现在有护林员7位、巡河员4位,在巡林巡河的过程中,如果发现和鸟类相关的问题,我们会立即上报农业站帮助解决,同时,合马镇政府也会组织相关的专家来给我们进行培训。”如今担任护林员的罗美告诉记者。保护这些鸟类和它们栖息的树木,以及人与鸟和谐相处的自然环境,已经成为一代又一代爱鹭人工作生活的重要组成,与鹭共生的生态坚守,也将继续在沙坪村里一代代传承下去。 

链接:

沙坪村位于仁怀市合马镇境内,拥有丰富的历史文化和民俗文化,周边拥有赤水河风光、盐津河旅游区、东门河、五马河田园风光、古盐渡、鲁班红军烈士墓等景点景区。合马镇境内河道属长江流域赤水河水系,赤水河由东向西,从沙坪村蔡家湾、罗村大滩流至沙滩乡境内,流量为180立方米/秒,境内河道长7.2千米。随着环保力度不断加大,合马镇赤水河段清澈明净,沿岸草木葱郁垂荫,鹭鸟、鱼鹰、鸬鹚等野生鸟类寻常可见,生态一片向好。

当代视线·生态密码 [ 案例 ]

一个黑叶猴家族的繁衍壮大

贵州日报天眼新闻记者 / 阮丹

麻阳河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石牌景区风景如画(田茂昌 摄 贵州图片库供图)

麻阳河山青水碧(何远志 摄 贵州图片库供图)

麻阳河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内,黑叶猴一家人在树梢上嬉戏、觅食(瞿明斌 摄 贵州图片库供图)

提要:在贵州麻阳河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内,丰富的植被,加上峡谷谷底的麻阳河、洪渡河两条乌江支流,为黑叶猴提供了稳定的食物来源。

贵州麻阳河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是全国野生黑叶猴分布最密集地区,是全球最大野生黑叶猴种群分布地,被誉为“黑叶猴王国”。

曾经,这片土地上发生过人猴冲突事件。

黑叶猴从见人就跑到不再害怕人,从被驱赶到与人和睦相处。

村民从毁林开荒到还地于林,从人猴相争到人猴和谐共生。

而今,村民们转变为守护人,人猴和谐成为贵州沿河的一道美丽风景线。

冲突,黑叶猴见人就跑——

“从过去到现在,黑叶猴就一直在这里生活,近期好几个家族群都迎来了新的成员,距离我们较近的黑叶猴家族出生了2只小婴猴,再远些的家族群出生了4只。”贵州麻阳河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凉桥管理站负责人吴光阳说。眼看着黑叶猴生态环境逐渐改善,数量一年比一年多,吴光阳内心很是欢喜。

黑叶猴主要生长在喀斯特石山区。贵州麻阳河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地处乌江上游,是典型的高山峡谷地貌。峡谷中段形成的悬崖峭壁和石块崩塌形成的岩洞,为黑叶猴躲避天敌、遮风挡雨提供了绝佳住所。

在贵州麻阳河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内,丰富的植被,加上峡谷谷底的麻阳河、洪渡河两条乌江支流,为黑叶猴提供了稳定的食物来源。

平时,黑叶猴活动在峡谷两岸的乔木、灌木林中,春、夏季节,黑叶猴可以大量采食植物长出的嫩芽、嫩叶,到了秋季,它们就采食植物的果实。

“过去人们因为生产生活,影响和破坏了黑叶猴的栖息地。”吴光阳说。

冬季是它们一年里食物最少的季节,也是最容易侵害农作物的时节,这便与村民发生了冲突。

20世纪80年代初,是村民和黑叶猴冲突最严重的时候。当时为解决吃饭问题,村民们向山要地、毁林开荒。

生活范围的缩小和食物的短缺导致黑叶猴盗食村民庄稼,损害农作物。村民为了保护农作物,会驱赶、恐吓黑叶猴。

时间久了,黑叶猴见人就跑。

互洽,来自保护区的保护——

人与猴和谐相处的转机,始于1987年。那年麻阳河黑叶猴县级自然保护区建立。1994年,保护区升格为省级自然保护区,当时区内仅有黑叶猴38群395只左右。

转变始于2003年,那年保护区升格为贵州麻阳河国家级自然保护区,面积达到3.1万公顷。

从那时开始,保护区着手进一步加强黑叶猴及其栖息地的保护。

如何保护?答案是3个解决。

首先,解决黑叶猴生活范围缩小和食物来源问题。保护区坚决制止、整治毁林开荒行为,还地于林,保护森林资源。

其次,解决村民生态保护意识不强的问题。通过宣传讲解《野生动物保护法》《森林法》等国家有关自然保护区的法律法规及政策方针,提高村民保护意识,让他们认识到生态保护的重要性。

第三,还要解决老百姓因黑叶猴损害农作物造成的损失问题。保护区持续推进野生动物肇事补偿,保障村民合法权益,保护野生动物资源,化解黑叶猴及其他野生动物觅食破坏村民农作物的矛盾问题。

此后,保护区持续深入开展黑叶猴保护宣传,从严打击非法捕捞、盗伐滥伐林木、破坏野生动物资源等多发性破坏生态环境的违法活动。

为了改善村民生活环境,扩大黑叶猴活动区域,保护区管理局会同当地政府实施生态移民工程、易地扶贫搬迁工程,共投入2.3亿元整体搬迁保护区内群众1114户4630人。

在各项保护政策的推动下,村民和黑叶猴才逐渐冰释前嫌。黑叶猴的栖息地得以恢复,人猴和谐的局面逐渐打开。

人猴相争朝着人猴和谐共生转变。

守护,人与自然和谐共生——

在保护区内有这样一个人,哨声一响,黑叶猴就会一个接着一个闻声而来,从他手里取食。他也成为和黑叶猴亲密相处的人。

他就是贵州麻阳河国家级自然保护区驻站护林员肖治金,今年61岁的他,已在保护区坚守了34年。

为便于专家、学者研究黑叶猴的生活习性和活动规律,从1997年保护区管理局开展野外人工投食驯化项目以来,一直到2019年,肖治金坚持为黑叶猴投食。

与山为伴,以林为家。天不亮就出发,坚持守在洞口,到了晚上才回来,有时吃住都在山里,只为守护好这些黑色精灵。

开始黑叶猴见人就躲,听哨就跑,肖治金就隐蔽、引导投食。时间长了,黑叶猴感受到人们不会伤害它,慢慢放下防备。

随着生态保护意识逐渐深入人心,越来越多的村民开始自觉保护黑叶猴。

多年过去,黑叶猴早已变得不再害怕人。

随着黑叶猴及其栖息地环境、生物多样性得到特殊保护和有效恢复,黑叶猴数量逐渐增加。2016年调查统计,保护区及周边共有黑叶猴72群554只左右,黑叶猴种群数量增长了159只。

今年以来,保护区发展了一批为黑叶猴造的食物林,增加黑叶猴食物来源。

“像保护眼睛一样保护自然和生态环境。”守护黑叶猴的栖息地,守护好一草一木。在保护区凉桥管理站像肖治金这样的驻站护林员有8人、林区护林员51人,他们用实际行动守护着这一片绿水青山。

链接:

贵州麻阳河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持续推进生态补偿,大力推进人工商品林赎买,促进重点生态区位集中连片、提高生态公益林质量、增强森林生态服务功能,持续推进野生动物肇事补偿,进一步保护野生动物资源。据统计,保护区内共有植物365科1005属2454种,其中国家一级重点保护的野生植物5种、国家二级重点保护的野生植物36种。有野生动物253科966属1583种,其中国家一级重点保护动物11种、国家二级重点保护动物38种。

当代视线·生态密码 [ 案例 ]

一群鸟的诗意栖居

贵州日报天眼新闻记者 / 方年玉

草海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何欢 摄)

草海国家自然保护区的黑颈鹤(王纯亮 摄 贵州图片库供图)

提要:为了守护珍贵的候鸟,威宁草海国家级自然保护区自成立以来,一代又一代的管护员巡护在一线,冬去春来,始终如一,书写了一段段人与鸟的故事。

盛夏,走进位于威宁自治县的草海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水草丰美,鱼跃湖面,紫水鸡、中华秋沙鸭、白骨顶、雉鸡、凤头鸊鷉等候鸟成群结队、萌态可掬、鸣声和悦,恰似一幅秀美又俏皮的百鸟嬉戏图。

“夏季是候鸟繁殖的高峰期,每年这个时候不少夏候鸟都会飞来草海筑巢繁殖。过去几年,有不少候鸟适应了草海的自然环境,成为留鸟,长久栖息。”草海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管护大队副队长刘广惠说。

青山有色花含笑,绿水无声鸟作歌。为了守护这些珍贵的候鸟,草海国家级自然保护区自成立以来,一代又一代的管护员巡护在一线,冬去春来,始终如一,书写了一段段人鸟故事。

今年53岁的刘广惠,正是管护队里名副其实的“老江湖”。在担任管护员的33个年头里,他见证了管护队伍从最初的15人不断扩大到现在的100多人。

从鸟类新手一路成长为鸟类行家,刘广惠言谈间总是离不开鸟类普及和保护。

“咕——咕——咕,声音拉得长,是紫水鸡;咕咕咕……咕咕咕,声音略带急促的是白骨顶;灰鹤的叫声沙哑一些,黑颈鹤的叫声更加高亢、洪亮。”刘广惠说,自己能分辨出200多种鸟类,根据它的飞行姿态、叫声、体型就能分辨出是何种鸟,还能说出名字和习性。

“不光有夏候鸟,冬天的草海更是呈现万鸟翔集的生态景观。”据刘广惠介绍,每年在草海越冬的黑颈鹤达2000只以上,加上灰鹤、斑头雁、白鹭等候鸟,总数超过10万只。

下雪天,刘广惠每日早起第一件事就是带上相机去拍雪景和候鸟。“雪地里,候鸟蹁跹起舞的身姿,是草海一道亮丽的风景线。”刘广惠回忆道。

知鸟愈深,爱鸟愈切。一开始只是单纯喜欢拍各种候鸟,想留下它们灵动的模样。但随着照片越来越多,鸟儿在刘广惠心里的分量也越来越重。

“它们就像我的孩子,每天不仅担心他们吃什么,更担心吃不吃得好!”为了加强对候鸟的照料与保护,草海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管委会不仅组织工作人员加大巡护力度,还在候鸟夜息地设置投食点,为候鸟投放粮食。

刘广惠介绍,“今年夜息地投食工作从1月中旬一直持续到3月中旬,根据黑颈鹤、灰鹤、斑头雁、秋沙鸭等越冬鸟类的栖息习性,我们设置了7处投食点,并根据监测数据实时变更投食点,每天投放玉米等粮食2000余斤。”除了投放玉米,保护区周边还会种植土豆、胡萝卜、水莎草等候鸟爱吃的蔬菜和植物,保证它们不光有得住,还能不愁吃。

“保护候鸟,是一项长期工作,光靠管护队的力量远远不够,社会大众的积极参与更加重要。”刘广惠说,每年冬天都会有受伤的候鸟飞到保护区周边群众自家的院子里,接到群众来电反映情况后,他和队员会第一时间赶到现场,将受伤的鸟接回救助站,进行救治。“这样的事每次发生都让人很感动,群众不仅越来越爱鸟,也学会了保护鸟。”

救助候鸟,不是一年365天都能碰上的,但是科普宣传,是一年365天都能做的。为了让更多候鸟得到更好的守护和帮助,管护队定期走街串巷、进村入户,给乡亲们普及候鸟和湿地的基本知识,去各个中小学开展科普讲座,呼吁大家加入爱鸟护鸟的行列中。

鸟儿多不多,侧面反映出环境好不好。

“今年1月,我们在湿地观察黑颈鹤时,突然发现地里面多了几张新面孔,走近一看,原来是东方白鹳!”“故友”重逢,让刘广惠欣喜万分,“上一次见到东方白鹳已经是5年前了,现在生态好了,‘朋友圈’也越来越大了。”

护鸟人用心护鸟,鸟类也回馈着人类朋友。每年前来观鸟的摄影爱好者拍下几千只鸟儿时的那种兴奋感,可能就是人鸟共家园最大的幸福。

护鸟,不仅守住了生态,也护出了效益。如今,草海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的摄像头经常能拍到候鸟迁飞的画面,翩跹的候鸟已成为当地独特的旅游资源。外加凉爽的气候、秀美的风光,威宁迎来了观光、避暑、度假的旅游旺季,群众纷纷吃上生态饭。

草海人家坚持守护良好的生态环境,让自己和鸟类都诗意栖居在这片有山、有水、有风的高原“海”上。

链接:

威宁草海不仅是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中国著名的高原淡水湖泊,也是珍稀鸟类黑颈鹤的最大越冬地之一,被誉为“中国黑颈鹤之乡”“鸟的天堂”“世界十大观鸟基地”。

经过多年综合治理,针对草海实施的“退城还湖、退村还湖、退耕还湖、治污净湖、造林涵湖”等工程成效明显。目前,草海鸟类已由2016年的220种增加到246种;每年到草海越冬的野生动物黑颈鹤持续稳定在2000只左右;草海生物物种也由2016年的1954种增加到2600种。

草海生态变好是威宁实现青山绿水美丽蝶变的生动实践。5年来,威宁通过生态建设让荒山野岭变成茫茫林海,林药、林禽、林菌等林下经济让昔日的荒山野岭变成“绿色银行”,生态经济逐渐壮大,带动越来越多的群众实现增收致富。

当代视线·生态密码 [ 案例 ]

一片银杏树的美丽回报

贵州日报天眼新闻记者 / 杨宇峰

盘州市妥乐秋景(胡国书 摄 贵州图片库供图)

“世界古银杏之乡”风雨楼(邓永长 摄 贵州图片库供图)

提要:在盘州市石桥镇妥乐村,树带给人更好的生活,人也呵护树,让树木生长得更好。

盛夏的盘州市石桥镇妥乐村,青山如黛,碧水微波,山凹人家客栈的老板张成林刚从集市上回来,便拎起水管给门前的花草浇水,悠闲惬意的生活,惹人艳羡。

“我们很喜欢这样恬静的生活氛围,喜欢这里的山山水水,所以不远千里来到妥乐,既为避暑,也为享受这山好水美人和的乡村生活。”来自四川内江的付华夫妇一边收拾做饭,一边跟记者说道,他们2021年就到妥乐村游玩,当时待了1个多月,时隔一年再次来到这里,有一种故地重游的亲切感。

这种亲切感的来源,不只是妥乐村更胜往昔的青山秀水,还有热情的村民朋友。

“我们自驾来到妥乐,对周围情况不熟悉,是老张带着我们去买菜,看到我们用水不方便,马上买来水管给我们供水。”付华感慨道。

拧开煤气罐、点燃灶火、架上炒锅、放入冷水、倒入排骨,付华手上的活便渐渐停了下来,抬眼望去,一棵棵银杏在山风中轻轻摆动,耳边交织清风拂过树叶引起的阵阵沙沙声和蝉鸣声。

看着旁边书着“世界古银杏之乡”几个大字的门楼,付华随口说道:“听说这里有1000多棵千年古银杏树,真不知道这里的人是怎么管护的,它们竟然一直活到了现在。我们也是因为喜欢这样的树下惬意生活才来这里旅居的。”

“我们村建立至今已经有近600年历史了,一直都是人树相依,相互依存。”妥乐村村支书黄庆林解释道。

过去的妥乐村,跟别的村子并没有太大的不同,村民们都过着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的传统农耕生活,唯一的区别,便是村里有上千棵生长了数百上千年的银杏树。

银杏树作为中国特产树种之一,具有很高的药用价值,银杏叶、银杏果都可以入药,尤其年份越高,药性越好。

“拥有这样一片已经成林的银杏,靠山吃山,我们村就多了一条通过销售银杏叶、银杏果增收的路子。”黄庆林说道,直到二十世纪八九十年代,他们通过卖银杏叶、银杏果,差不多每家每年都能增收几百块钱。

树带给人更好的生活,人也反哺树,让树木生长得更好。

“银杏树有一个非常奇特的点,它是分雌雄的!”黄庆林介绍道,用学术的话来说,就是银杏树球花雌雄异株,雌球花生于短枝顶端的鳞片状叶的腋内,呈簇生状;雄球花葇荑花序状,下垂。用老祖宗传下来的经验判断,就是“雄树开花不结果,雌树结果不开花”。

球花雌雄异株的特点,使得银杏树的管护也别具一格。妥乐村共有千年古银杏1145棵,但其中雄树仅有5棵!

“这是经过一代代验证才形成的最佳配比。”黄庆林告诉记者。

雄树过多会导致雌树结果过多,但一棵树能够汲取的营养是有限的,果子多了,一方面会导致银杏叶、银杏果的药效下降,另一方面会给树株造成极大的负担,严重的情况下,可能会导致树木逐渐衰败致死。因此,妥乐村虽然早已养成种养银杏树的传统,但是林木的面积始终没有太大的变化。

“村里一直有种植银杏树的传统,但是我们每种一棵树,就要等它长大开花,如果是雄树,要很快砍伐。”张成林感慨道,由于银杏树生长缓慢,这一种一开花间,往往就是普通人的一生。“我小时候种下的那棵银杏树,至今仍未开花结果,而我已经53岁了。”

以普通人一生的时间,静待一棵树破土发芽、开花结果,在这人树相依的生命承继中,古银杏林、妥乐村寨以稳健的脚步发展壮大。而过去依赖卖银杏叶、银杏果增收的路径也有了很大的改变。

“数百年来,为了更好地做好银杏树管护,也为了避免利益纠纷,我们村将每一棵银杏树包保到户,每家每户都有自己负责的古银杏树,银杏叶、银杏果都由村民们自己售卖增收,同时他们也肩负着管护的职责。”黄庆林表示,一家一户对应一棵古银杏树,人树相依的传统便这样延续了数百年。

妥乐古银杏风景区作为贵州省第八届全省旅发大会核心项目之一开始建设并于2013年6月底竣工,过去靠山吃山、靠树吃树的古老村寨,逐步走上了旅游发展之路,村民们纷纷用足用好自身资源优势,吃上了旅游饭、实现了家门口增收。

如今,贵州致力于建设多彩贵州旅游强省和民族特色文化强省,将旅游产业化与新型工业化、新型城镇化、农业现代化“四个轮子”一起转,着力建设国际一流山地旅游目的地和国内一流度假康养目的地。

今年以来,妥乐村立足古银杏与避暑度假的旅游产业正逐步恢复,越来越多的餐馆、民宿生意火爆了。平静两年多的妥乐村,也逐渐恢复往年避暑度假的繁荣景象。 

链接:

盘州市石桥镇妥乐村位于石桥镇北部,距镇政府驻地19公里,行政区域面积6.9平方公里,辖24个村民组、14个网格,共有1509户4882人,植被覆盖率达60%,平均海拔1600米,年平均气温16℃,境内有国家4A级景区和省级旅游度假区——妥乐古银杏风景区。多年来,妥乐村始终坚持以妥乐古银杏风景区为首要发展产业,围绕服务旅游的总体目标,村党支部采取“联建+共建+带建+强建”的有力措施,引领景区旅游产业高质量发展。

立足区位优势,妥乐村推出香糯银杏果、爽口银杏面、提神银杏茶和特色千年银杏炖土鸡等优质土特产,引导群众返乡打造特色文化古银杏旅馆、农家乐、民宿共92家、小摊点210个,带动创业就业人数1000余人、增收381万元,77名村民在妥乐景区公司务工、增收183.74万元,人均收入由原来的7850元增加至1.3万余元。

当代视线·生态密码 [ 案例 ]

一瓶酒的绿色传奇

贵州日报天眼新闻记者 / 支太檾

赤水河畔的茅台酒厂(贵州茅台供图)

赤水河上的斑头鸬鹚群(贵州茅台供图)

提要:生态是茅台酒发展的“灵丹妙药”和“秘密钥匙”,是原产地保护、不可复制的微生物菌落群、传承千年的独特酿造工艺和长期贮存的优质基酒资源“四大核心势能”,以及品牌、品质、工法、环境、文化“五大核心竞争力”的根源,是茅台酒发展的底层逻辑。

茅台酒,酿于自然,成于时间。赤水河谷孕育出一瓶美酒,酿酒人如履薄冰地呵护着这片山水。

茅台不止一次解读过这背后的逻辑:“离开茅台镇酿不出茅台酒”的品牌传奇,背后是生态的支撑,山、水、林、土、河、微构成的生命共同体是茅台的核心竞争力。

通过2021年9月至今近两年的实践和完善,从蓝绿白紫红“五线”发展道路,到“五个更、五个美”,再到如今可持续发展的“五线生态体系”,茅台不断在实践中完善和丰富高质量发展和现代化建设的底层逻辑。

获利于自然还利于自然

茅台的生态美学观念,落到实际行动中,是获利于自然,又还利于自然。数据显示,2013年至2023年,茅台累计投入环境绿化资金约9.13亿元,如今茅台厂区绿化总面积达147.5万平方米,绿化率达30%以上。

赤水河,“集灵泉于一身,汇秀水而东下”。赤水河不仅是美景河,也是美酒河。茅台酿酒,便是取水赤水河。茅台人与赤水河,一直有个绿色之约:像爱护眼睛一样爱护赤水河。

2021年,总投资4亿元的茅台本部制酒车间冷却水循环利用项目正式投入使用。曾经,酿酒过程中只用一次便排放掉的冷却水,实现了循环利用,不仅让生产用水大幅下降,还有效避免了热污染等问题。如今,茅台全厂区29个制酒车间、760个班组全部实现冷却水循环利用,大大降低茅台酿酒生产的取水量和排水量,每年降低用水量约500万立方米,节水率达到90%以上。

绿色用电引领潮流

酿酒的水,循环使用。电,也要绿起来——

2023年,茅台完成首单绿色电力市场化交易,绿电使用量将达1亿度,且实现绿色用电100%覆盖。据此核算,茅台采购的绿电,将直接减少温室气体排放约9.4万吨二氧化碳当量,以平均每亩树林减排1.336吨二氧化碳折算,相当于植树7万亩。

在中国白酒行业,此举颇有开先河的味道,其他酒企纷纷跟进,引领了一股绿色潮流。

治气方面,茅台持续加大对大气污染防治的投入,守护清新的空气。积极实施锅炉“煤改气”,优化“三生空间”布局,实施车辆单双号限行,保护厂区大气环境。统计数据显示,近年来,茅台厂区空气质量优良率达98%以上,空气污染物主要指标均呈较低水平。

茅台美酒,只产于15.03平方公里的核心产区内,却是由更广博的山河水土汇聚而成。

茅台将茅台镇沿赤水河上游100公里、赤水河两岸20公里范围内地区作为赤水河流域核心生态保护区,规划了茅台酒中长期生态环境保护的缓冲区和禁建区,投入大量资金对赤水河西岸荒坡进行绿化修复。

呵护山川绿“植”人心

酿造茅台酒的原料是高粱和小麦。高粱小麦经过9次蒸煮7次取酒后成为酒糟。通常来说,酒糟的产量往往数倍于基酒。茅台提出,资源化处置废弃酒糟、稻草、窖泥。

遵义市播州区鸭溪镇,离茅台酒厂约60公里,茅台投资建设的生态循环经济产业示范园就安家在此。每年8月份后,是产生酒糟的高峰期,大量的酒糟被源源不断送到这里,它们将重新成为生产资料,转化成复糟酒、有机肥、有机饲料、天然气等产品,真正实现“从土里来、回土里去”。

每年春天,茅台都会组织员工参与“茅台共青林”护林增绿活动。如今,上万名员工累计植树3万余株,“茅台共青林”面积已达约140亩。

茅台制酒生产过程中要常用到锨,它的手柄为木棒,对木材的消耗量大。2018年至2021年,生产管理部为这根木棒,专门启动“碳纤维材料在传统酿造工用具改进中的研究与应用”项目,研发出碳纤维复合材料锨棒,轻便、省力、耐侵蚀、寿命长,更重要的是能减少对林木的砍伐,是推动绿色低碳发展的有效举措。

从水到电再到空气,从生产废料的循环到一根锨棒的探索改进,茅台以一失万无的心态小心呵护着这方山川大地。

走进茅台档案室,翻开茅台70余年的发展长卷,一个信息令人惊讶:20世纪80年代初,生态文明理念还未引起全社会关注时,厂里就成立了绿化办公室,专职负责厂区绿化。1993年春天,时任厂长还专程购买树苗栽植。

或许是从那时候开始,绿色便渐渐成为茅台人代代相传的基因,多年坚守,方才成就了今天茅台的生态美学。

来源 / 2023年《当代贵州》第29期

编辑 邱雪芳

二审 孙琳佳

三审 梁健

关键词: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