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料图)
1970年5月14日,我国第一颗人造卫星“东方红一号”电池耗尽,但时至如今仍未坠毁,专家表示,它还能绕着地球飞行上千年。东方红一号的成功发射,正式开启了我国迈向太空的时代,标志着中国成为继苏、美、法、日之后第5个成功发射国产人造卫星的国家,它身上的每一个元器件,都是我们自主制造的,没用外国的一针一线,打破大国的技术封锁。
不过,与中国如今的卫星相比,那时的东方红一号简陋得如同一件玩具,总重173公斤,直径约1米,设计的工作寿命只有20天。
早在53年前,它就圆满完成了“上得去、抓得住、听得着、看得见”的使命,比如在轨道上播放《东方红》歌曲,向当时卫星飞过的国家和地区进行精准的预报等等,这些都是我们耳熟能详的内容,但鲜为人知的是,这颗卫星如今仍在轨道上运转着——或许你哪天无意中在夜空中看到某颗“星星”就是它,专家预测,如果没有外力撞击,它至少还能继续运行数百年乃至上千年。原因何在?
原因主要有二:一是它的运行轨道比较高。东方红一号的最低高度超过了400公里,远地点高度达到2368公里,使其受到的大气影响微乎其微,这是当年中国的航天工程师们精心设计和选择的结果,在充分利用火箭运力的同时,又可兼顾区域覆盖面积,尽可能地让更多国家和地区接收到我们的音乐;二是它的轨道倾角非常精妙,为68.44度的椭圆轨道,采用自旋姿态稳定方式,转速为120转/分,绕地飞行一圈约为114分钟。
正是因为轨道高度与倾角的巧妙结合,使得这颗早已失去动力的卫星,如今仍能继续绕地运转。50多年过去,它的近地点只下降了10公里,按照这个数据估算,500年后,最低高度也能维持在300公里的位置,1000年后,降到200公里的地方,只有到了这里,才能受地球引力影响坠入大气层。
截止2020年,我国送入太空的航天器已多达500多颗,成功率高达96%,中国人造卫星已覆盖高中低各个轨道高度,实现小倾角到大倾角全覆盖,轨道卫星活跃数居世界第二。至于“东方红”,早已不是一颗卫星的代名词,一号、二号、三号、四号……它已衍生出一个庞大的太空家族,我们的航天已从筚路蓝缕走向了星辰大海。
关键词: